扬州歌四首

二十四桥边,当垆谁可怜。
妆成窥容坐,不奈数青钱。
王叔承(1537—1601) 明诗人。初名光允,字叔承,晚更名灵岳,字子幻,自号昆仑承山人,吴江人。喜游学,纵游齐、鲁、燕、赵,又入闽赴楚。叔承以其无礼贤下士之实意,赋诗离去。又客大学士李春芳家,嗜酒。春芳有所纂述,常醉卧弗应,久之乃请其归。太仓王锡爵是其布衣之交,对三王并封之议,遗书数千言规劝之,锡爵为此叹服不已。其诗为王世贞兄弟所推崇。曾纵观西苑园内之胜,作汉宫曲数十阕,流传于禁中。著作有《潇湘编》、《吴越游集》、《宫词》、《壮游编》、《蟭螟寄杂录》、《后吴越编》、《荔子编》、《岳色编》、《芙蓉阁遗稿》等。
  猜你喜欢
一别十年事,相逢淮海滨。还思洛阳日,更话府中人。
且对清觞满,宁知白发新。匆匆何处去,车马冒风尘。
飞泉溅禅石,瓶注亦生苔。海上山不浅,天边人自来。
长年随桧柏,独夜任风雷。猎者闻疏磬,知师入定回。

上春精择建溪芽,携向芸窗力斗茶。点处未容分品格,捧瓯相近比琼花。

海上冰浆冠八州,旧传仙姥下层楼。
一樽压倒长安市,白堕青春未解愁。
柳色尚沉沉,
风吹秋更深。
山河空远道,
乡国自鸣砧。
巷有千家月,
人无万里心。
长城哭崩后,
寂绝至如今。
野寺度残夏,空房欲暮时。夜听猿不睡,秋思客先知。
竹迥烟生薄,山高月上迟。又登尘路去,难与老僧期。
竹舆摇兀走婆娑,石滑泥融侧足过。
昱岭不高人已困,晚登新岭奈君何!
白眼青天万里心,门前世事正浮沉。
日斜睡起无聊甚,独倚阑干看树阴。

孤琴漂泊气难平,老傍天涯复邺城。四海知音须我辈,一朝倾盖识君情。

官桥疏柳高秋色,旅馆寒螀独夜声。太石潭边好归去,渔竿不负野鸥盟。

乃翁壮誉动贤关,晚把州麾苦要閒。细字尚陪灯火课,淡书端要姓名攀。

扶摇稳泛鱼三级,文采曾窥豹一斑。舍弟若为同日喜,两家亲老想开颜。

上都太一临天街,千乘万骑频往回。
神崧太一古所治,曷日属车游豫来。
昔年章圣奉玄寂,离宫万堵临崔嵬。
定陵弓剑隔重岭,金碧渝暗翬鸳摧。
重门铜兽闭永日,灵囿御坐生苍苔。
达官乞开奉祠事,肉食罔知真可咍。
小臣作诗非望幸,欲写万壑松风哀。

攀林摘朱果,汲井牵瑶瓮。凉风拂露榭,清气流云栋。

四时俄转瞬,万绪纷如梦。相顾各喟然,中饮可辞痛。

初离膝下时,朝暮常相忆。转眼半载馀,中心更悱恻。

翩翩空中鸟,欲飞有羽翼。薄薄天上云,欲行仗风行。

身非鸟与云,飞行不可得。思亲在异乡,迢递隔南北。

有女在晨昏,不能视颜色。迢迢客路长,渺渺江流直。

儿身恨难随,儿心在亲侧。手缄一幅笺,心尽数行墨。

种莲大华颠,种禾玉山趾。不为烟火食,咀嚼天地髓。

天风起寥邈,吹我云中履。我履云中行,去世千万里。

春到南楼雪尽。惊动灯期花信。小雨一番寒。倚阑干。
莫把栏干频倚。一望几重烟水。何处是京华。暮云遮。

卷石何崔嵬,幽兰自有芳。因兹笔端好,重上君子堂。

入耳哀鸿遍野鸣,谁教胥吏复苛征。河流怒吼惊剽急,疑诉群黎疾怨声。

故人如野鹤,烟暝忽飞来。我亦横江去,丹霞半壁开。

沧波留断梗,蜡屐更荒台。头白谁相待,孤生笑草莱。

曲曲三溪路,行行不可穷。
田方足秧水,帆亦趁苕风。
病得归来后,闲生坐卧中。
松阴空丈室,结夏与谁同。
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
诚哉是言也,弄物不知名。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