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司北道留别监宪五首 其三

志未能酬贼未除,衰年岂敢恋安车?愿言息壤坚盟誓,从使中山有读书。

寂寞宛如天宝后,升平无复至元初。会当勒石凌烟阁,返我承明旧所庐。

刘鹗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猜你喜欢

消渴游江汉,羁栖尚甲兵。几年逢熟食,万里逼清明。

松柏邛山路,风花白帝城。汝曹催我老,回首泪纵横。

渡口和帆落,城边带角收。如何茂陵客,江上倚危楼。
秀木撑空,凝云藏岫,处处群山横翠。霜风冽面,酒力潜消,征辔暂指天际。红叶黄花,水光山色,常爱晓云晴霁。念尘埃眯眼,年华易老,觉远行非易。
常自感、羽客难寻,蓬莱难到,强作林泉活计。鱼依密藻,雁过烟空,家信渐遥千里。还是关河冷落,斜阳衰草,苇村山驿。又鸡声茅店,鸦啼露井重唤起。
檐玉敲寒声不定。水仙瓶里梅相映。半缕篝香云欲暝。窗几静。月华时送琅玕影。
不用五湖寻小艇。吾庐剩有闲风景。薄醉起来行藓径。多幽兴。悠然一霎风吹醒。

山高正对烧畬火,溪近时闻戽水声。破屋已斜犹可住,老牛虽瘠尚能耕。

袅袅西风锦树新。一年芳景属流尘。莫辞雨滴寒鸣夜,曾抱花枝煖过春。

蒲柳岸,柙枫津。琅玕摧折感离人。天津休问题红怨,香阁回文翠黛颦。

清风空满越城阴,莫遂三年告养心。屡赋白华归未得,一行风木恨何深。

布帆无恙南江水,班马长嘶北塞音。闻说旧乡今作郡,大材宁许久山林。

往来欲休息,亦可乐自然。
上观云飞鸟,下看鱼泳川。
一树梅开早,清香袭客衣。
夕阳箫鼓散,半是折残枝。

莲幕清曹粉署仙,福兮祸倚岂其天。座隅异物鵩来止,地底佳城马不前。

万里青云今巳矣,两枝丹桂竟徒然。阿奴莫爱声名好,碌碌持家亦自贤。

屋破寒无那,庭空雪已深。山川非旧观,松柏见贞心。

冻雀争遗粒,栖鸦点莫林。携琴访溪友,清兴忆山阴。

青山寂寂雨潇潇,一个长松翠欲飘。白发道人年八十,小楼閒坐说前朝。

银冶二女祠,抚州之金溪。其家姓葛氏,无字年未笄。

羞颜不出户,宛娈守礼仪。在唐宝历岁,其父为胥吏。

官家起银场,日夜遭箠楚。勤红问父苦,玉颊啼朱雨。

父命斯易活,誓以死相许。禽兽尚知义,报父宁死心。

投身入银冶,遂化成白金。郡县惊且叹,奏名上朝端。

下诏罢炉冶,鸡犬皆平安。已经五百岁,历历人犹传。

荒祠俯流水,像设还俨然。世间尽儿女,此事谁能前?

缇萦费娥去,未有堪比伦。可比惟英皇,双魂抱烦冤。

至今湘江竹,出土含泪痕。

交刀剪碎琉璃碧。深黄一穗珑松色。玉蕊纵妖娆。恐无能样娇。
绿窗初睡起。堕马慵梳髻。斜插紫鸾钗。香从鬓底来。

搜罗采色次浮誇,点缀都凭草木华。天为痴顽偏爱护,一年无日不开花。

致政惭轻举,为樵亦易穷。文章还古道,礼数逐秋风。

独鹤千松下,万航一水中。最怜当路草,衰败与人同。

僦得城隅半亩园,茅檐小巷似深村。闲云带鸟常依树,清风随风直到门。

便买溪山终作寄,得将妻子已称尊。床头剩有重阳酒,判倒花前老瓦盆。

琅玕万个绕堂前,开卷悠然胜辋川。金影碎笼檐外月,玉声清和石间泉。

翠禽啼处烟如锦,紫箨栽来雪尚鲜。霹雳一声惊蛰起,龙孙高插碧云边。

行人见雪愁,初作帝乡游。旅店开偏早,乡帆去未收。
灯残催卷席,手冷怕梳头。是物寒无色,汤泉正自流。

沧海桑田复几尘,东风惟见落花春。须知剩水残山后,冰雪肌肤别有人。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