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徐州

去年春正月,南泛彭城舟。今岁值秋暮,北上溯长流。

踪迹信往复,景物惬观游。风寒堤柳落,波减岸石稠。

白见高城堞,苍出远山丘。何处戏马台,彷佛燕子楼。

化迁无停轨,事往不可求。陈迹竟泯泯,虚名但悠悠。

览今亦怀昔,发声遂成讴。

薛瑄
薛瑄(1389年8月20日—1464年7月19日),字德温,号敬轩。河津(今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里望乡平原村人)人。明代著名思想家、理学家、文学家,河东学派的创始人,世称“薛河东”。薛瑄继曹端之后,在北方开创了“河东之学”,门徒遍及山西、河南、关陇一带,蔚为大宗。其学传至明中期,又形成以吕大钧兄弟为主的“关中之学”,其势“几与阳明中分其感”。清人视薛学为朱学传宗,称之为“明初理学之冠”,“开明代道学之基”。高攀龙认为,有明一代,学脉有二:一是南方的阳明之学,一是北方的薛瑄朱学。。其著作集有《薛文清公全集》四十六卷。
  猜你喜欢
早是春愁触目生,那堪春夕酒初醒。
贯珠声罢人归去,半落桃花月在庭。
与子乘羸马,夜投山家宿。
风雪满绨裘,灯火深竹屋。
烹鸡赖主人,吠犬憎倦仆。
明发到岩前,春荑冻云木。

山城寂寂簿书稀,梅际春风一夜归。忽喜烹鱼中有得,恍然挥麈久相违。

折腰岂爱蕲州竹,问汉须寻织女机。奇绝黄山待佳句,何时小雨湿征衣。

君有江南行,为君歌以喜。
龙盘山万曲,练静江千里。
江山不可空,台星照吴中。
古来王谢地,今有周召风。
而间杨与郑,万丈光相映。
煌煌聚宰府,金陵一何盛。
此去知已贤,雅客情无边。
白云起江树,明月逐江船。
云月共徘徊,优哉如游仙。
归来笑春风,白日登青天。

日色覆平津,年光催别晨。江帆今送客,水镜旧为人。

城阙融残雪,山河入早春。寄言花共柳,好作道途新。

野人赤脚走官道,踏上盐田看监灶。灶丁烧畬不煮海,万井寒烟风浩浩。

道旁老翁烧是谁,手拨畬灰归去迟。相逢举手相劳问,自言生长升平时。

寒乡旧是煮盐户,出门咫尺无旷土。自从斥卤变桑田,丁男始识农与圃。

盐场作田田有租,场中无盐仍追呼。一田二税互逼迫,十年两役纷支吾。

荒年百室如悬磬,年丰谷贱为农病。县主场官交索租,孤儿寡妇罢奔命。

今冬尽室输官仓,明年枵腹春耕忙。新丝卖尽又新谷,空拳无计完秋粮。

城中富人巧生殖,九分出钱十取息。娇儿稚女相随来,薄暮得钱朝雇役。

得钱未煖便纳官,归来入室摧心肝。人生恩爱岂不重,践土食毛良独难。

田家耕田食贵米,盐户无盐啖清水。可怜半死白头翁,回首升平如梦里。

烧畬煮灰灰作盐,持盐易米堪养廉。殷勤致语道旁客,蓼虫习苦不烧甜。

我闻老翁呜咽语,咄嗟涕泣零如雨。九重天高唤不闻,老翁老翁徒自苦。

我所思兮在青州,欲往从之路阻修。淄潍东下何悠悠,满园布谷鸣叚鸠。

母兮缲丝妹结紬,弟兮刈麦行西畴。道逢乡人寄衣裯,展衣拂袖双泪流。

思之不见心烦忧。

微茫灯火共荒村,黄叶漫山雪拥门。
三十九年何限事,只留孤影伴黄昏。

刘氏有好女,十三能织素。十五能箜篌,十六通书数。

十七为焦氏妇,得六焦氏夫,失六焦氏姑。阿母谓阿仲,汝去尔妇,尔妇自专不受驱。

东邻有女如罗敷,吾与汝聚如水与鱼。阿仲孝母复爱妾,爱妾爱必割,母命不可违斯须。

仲去妇,无七辜,为吾谢外姆,破镜毋再合,断弦当再续。

妇感仲区区,誓天日,不再家。君如盘石,妾如苇蒲,苇蒲绕石石不车。

但苦亲父亡,父亡有暴兄,暴若豺与狼。迫我再事人,不得留母堂。

脱我旧丝履,重作嫁衣裳。腰袜绣华袜,耳著明月裆。

团扇画双鸾,箜篌弹凤皇。盖若市门使我掩面不得藏。

昨日县令媒,云有弟三郎。今日府君媒,云有弟五郎。

金鞍玉脑马,青雀白鹄舫。杂彩三百端,赉钱三万镪。

仲妇不得惧违我暴兄。宁违暴兄死,不违焦仲使六伤。

矢为焦家一姓妇,不为他妇食二家水浆。开户四无人,投身赴沧浪。

焦仲闻之裂肝肠,挂身一在枯枝桑。两家合葬庐水傍,暴姑悍兄泪浪浪。

楚甸荒凉旧镇微,春来渐觉思依依。故乡兵后今谁在?游子江南恨独归。

长路关心闻过雁,孤城回首见斜晖。家人十载伤离别,芳草閒堂静掩扉。

供奉平生酒,中郎绝代书。自便青琐直,未放碧山居。

辈行人谁在?行藏意自如。丝纶须世掌,曾识典坟初。

函香南国羽衣师,东绕稽山谒禹祠。使驭稳如乘白鹤,仙都归及采玄芝。

文园进稿无封禅,宣室求言有受釐。书就会同灵贶阔,词人休撰《九歌》辞。

路绕鸾溪去复回,鹅池闻说右军开。
山僧相遇衣裳湿,双剑峰头看瀑来。
旧乡无子孙,谁共老青门。迢递早秋路,别离深夜村。
伊流偕行客,岳响答啼猿。去后期招隐,何当复此言。

梁台歌吹馀衰草,湓浦琵琶怅晚风。

客子未归天一涯,沧江亭上听新蛙。
春风莫漫随人老,吹落来禽千树花。

因悲乡井异,寓目思纷纷。野店没青草,山田种白云。

雨声连晦朔,日色变朝曛。道有疮痍者,大安异所闻。

云斤月斧夜丁丁,大厦高堂不日成。窗户静涵秋月冷,檐槛高引晓风清。

汤山岚气郁和气,冻水河声咏政声。五裤民歌怨来晚,好磨翠琰刻佳名。

小住琼楼不计年,霓裳舞罢大罗天。中秋为爱人间好,来向君家作谪仙。

忆昔相逢甥馆中,廿年尘事叹匆匆。而今画里容颜似,无复樽前笑语同。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