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州春日歌

南州二月春来早,绿水青山四萦绕。城中何处足春光,御史台中富花草。

窗外青梅结子稀,门墙桃李争晴辉。映日红绡正缕缕,漫空白雪何霏霏。

芍药锦苞犹未启,兰荪露叶光泥泥。杨柳风搓碧玉丝,芭蕉叶吐青鸾尾。

苔茵展地萱草长,千红万紫遥相当。竹林好鸟自鸣寂,菜畦蛱蝶殊悠扬。

生意由来满天地,妆点池台足佳致。门清祗觉白昼长,庭閒况复游丝细。

静观元化深无涯,中心默默含春熙。愿效冰霜达阳气,普期八表仁风吹。

薛瑄
薛瑄(1389年8月20日—1464年7月19日),字德温,号敬轩。河津(今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里望乡平原村人)人。明代著名思想家、理学家、文学家,河东学派的创始人,世称“薛河东”。薛瑄继曹端之后,在北方开创了“河东之学”,门徒遍及山西、河南、关陇一带,蔚为大宗。其学传至明中期,又形成以吕大钧兄弟为主的“关中之学”,其势“几与阳明中分其感”。清人视薛学为朱学传宗,称之为“明初理学之冠”,“开明代道学之基”。高攀龙认为,有明一代,学脉有二:一是南方的阳明之学,一是北方的薛瑄朱学。。其著作集有《薛文清公全集》四十六卷。
  猜你喜欢
天寒络纬悲向壁,秋高风露声入怀。
弟兄能有几人同,酒趣诗情冷淡中。
须记松梅满山雪,莫随桃李杏花风。
细蕊慢逐风,暖香闲破鼻。青帝固有心,时时动人意。
去年高枝犹压地,今年低枝已憔悴。
吾所以见造化之权,变通之理。春夏作头,秋冬为尾。
循环反复无穷已。今生长短同一轨,若使威可以制,
力可以止,秦皇不肯敛手下沙丘,孟贲不合低头入蒿里。
伊人强猛犹如此,顾我劳生何足恃。但愿开素袍,
倾绿蚁,陶陶兀兀大醉于青冥白昼间。任他上是天,
下是地。
求己甚忘筌,得之经浑然。僻能离诡差,清不尚妖妍。
冷澹闻姚监,精奇见浪仙。如君好风格,自可继前贤。

坡谷经行久品题,顾令迂拙强搜诗。虽然何世无坡谷,山立孤高好自持。

诏书早洗雒阳尘,叔父如王有几人。先帝玉符分爱子,西京铜狄泣王孙。

白头宫监锄荆棘,曾在华清内承直。遭乱城头乌夜啼,四十年来事堪忆。

神皇倚瑟楚歌时,百子池边袅柳丝。早见鸿飞四海翼,可怜花发万年枝。

铜扉未启牵衣谏,银箭初残泪如霰。几年不省公车章,从来数罢昭阳宴。

骨肉终全异母恩,功名徒付上书人。贵彊无取诸侯相,调护何关老大臣。

万岁千秋相诀绝,青雀投怀玉鱼别。昭丘烟草自苍茫,汤殿香泉暗呜咽。

析圭分土上东门,宝毂雕轮九陌尘。骊山西去辞温室,渭水东流别任城。

少室峰头写桐漆,灵光殿就张琴瑟。愿王保此黄发期,谁料遭逢黑山贼。

嗟乎龙种诚足怜,母爱子抱非徒然。江夏漫裁修柏赋,东阿徒咏《豆萁》篇。

我朝家法逾前制,两宫父子无遗议。廷论繇来责佞夫,国恩自是优如意。

万家汤沐启周京,千骑旌旗给羽林。总为先朝怜白象,岂知今日误黄巾。

邹枚客馆伤狐兔,燕赵歌楼散烟雾。茂陵西筑望思台,月落青枫不知路。

今皇兴念穗帷哀,流涕黄封手自裁。殿内遂停三部伎,宫中为设八关斋。

束薪流水王人戍,太牢加璧通侯祭。帝子魂归南浦云,玉妃泪洒东平树。

北风吹雨故宫寒,重见新王受诏还。惟有千寻旧松栝,照人落落嵩高山。

朵朵傲风云叶,层层薄日霜华。传得彭篯飧法,移来此地为家。

苍梧犹在夜郎东,棣萼空歌不可同。解缆镡津朱鸟外,飞书邕筦白云中。

讵无石髓逢王烈,尚有丹砂待葛洪。千里西陵诗早寄,片帆何处挂秋风。

飞褴凌丹蹻,雕轩俯碧漪。晴峰浮倒影,烟柳漾轻丝。

翡翠低还掠,鸳鸯住不疑。接䍦何必整,纶钓许相随。

数载今重到,还非驷马来。主人年鬓改,游子客程催。

鸡黍欢清夜,阶除落故槐。明秋随朔雁,迟我复能回。

近代丹青谁第一,精绝独数吴兴胡。
魏公家传《摘瓜图》,将军妙笔绝代无。
年深粉墨纷模糊,公命胡也全其污。
鸥波亭前山满湖,宾客不来人迹疏。
以手画肚私传摹,归来三日神始苏。
下笔直与前人俱。
今人不见古人画,古画自与今人殊。
呜呼!眼前不复见此物,吾与购之千明珠。

空塘流水浸长条,细雨疏烟拂灞桥。羌笛数声人不见,春风斜系木兰桡。

柳花零乱愁满天。又江城、啼老杜鹃。小庭院、雨初过,棹歌声、惊起昼眠。

微风摇荡湘帘影,浪花斜、轻袅篆烟。问白苎、裁成未,剪金刀、犹忆去年。

屐危仍旧蜡,衣浣试新痕。小雨来何处,归云各有村。

町畦聊自治,杞菊与谁论。烧尘何妨事,真知舌欲扪。

倚楼极目思无涯,溪上幽居似浣花。
未信年华欺客鬓,也知春色到邻家。
柳塘汗漫生新水,桃径参差叠绛霞。
欹枕竹床浑欲梦,不禁啼鸟隔窗纱。
吉日初齐戒,灵巫穆上皇。焚香布瑶席,鸣佩奠椒浆。
缓舞花飞满,清歌水去长。回波送神曲,云雨满潇湘。

东风吹柳拭烟轻,折赠柔条空复情。一望吴山千万叠,知君只在此中行。

蓦路相逢借问由,寸心莫便与他酬。虽然重担教人待,终是惭颜暗地羞。

遗稿长留手自删,玉容寂寞几时还。当年有约君须记,暂撇愁肠破笑颜。

江郡东来此要津,万山如戟斗嶙峋。舟航阻绝经商路,车马踌躇问驿人。

风至烟尘常扑面,雨馀沾湿不容身。愁听门外桓伊笛,何用喧喧动四邻。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