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崈(1135-1208) 南宋将领。字宗卿,江阴(今属江苏)人。
白帝城高万叠间,江云朝出暮犹还。信知千古英雄地,虽险应须德作山。
道旁谁家儿,落日荷锄立。面目同焦禾,问之惟掩泣。
先人有田庐,寡母知纺绩。岂曰乏盖藏,人言非其实。
兵符促星火,徵粮先下邑。长官重军令,小人急所急。
前年卖大屋,去年倾宿积。今年耕牛死,有田种无力。
昨闻道路言,复有北寇逼。何时罢战争,贫穷得安息。
疾风鼓穷冬,大海势一变。顿收浩溔形,坐获奇丽观。
耸身列缺旁,侧足虬龙畔。譬如倚阊阖,下见元黄战。
波腾银屋翻,沫吼白雨乱。万灵助呼吸,百怪互隐见。
东连汤谷沸,北汩雪山转。恍忽掣丹崖,苍茫吞赤县。
天吴本肆威,飞廉苦相煽。莫测天地机,但觉心目眩。
倍看城市亲,遥被舟楫羡。一笑险夷间,吾生失忧患。
火云秋未收,商气夕乃至。凉飙动木末,梧叶萧萧坠。
广庭延伫久,月影半在地。银河淡无波,疏林皎初霁。
轩南最幽旷,竹露酒寒翠。清阴下藤萝,馀香冷荷芰。
披襟爱晚凉,枯坐竟忘睡。夜久钟漏沈,流萤在衣袂。
六幅湘裙懒换新,镂金箱子宿红尘。一春都为愁荒却,寂寞翻成劳碌人。
景慕芳徽已历年,下车正拟访高贤。遽闻亮节全千古,特疏忠贞达九天。
每向同侪搜剩墨,喜逢佳士读遗编。词因人重弥珍惜,冰地风裁锦绣篇。
千山在辽阳城南六十里,秀峰叠嶂,绵亘数百里。东引瓯脱,南抱辽阳,嶻嶪蓊郁,时有佳气,如海蜃然。嘉靖丁亥,予戍抚顺,丙申迁盖州,道出辽阳,乃与同志徐、刘二子游焉。
出南门,过八里庄、石门、钓鱼台。台,盖屯戍旧址也。东北有温泉,莹洁可鉴。南折入山,数里,抵祖越寺。路颇峻,稍憩于寺之禅堂,乃登万佛阁。阁在山半,缘崖旋转,越飞梁而入。凭栏四望,天风泠然,因宿于寺。时戊子日也,循东山,望螺峰,附太极石,入岩涧,高不满丈,深倍之,广半。俯看万佛阁,已在下方矣。前有亭,曰一览。自一览亭迤西而北,入龙泉寺。晡时,往香岩,乱溪而东,岩壑窈窕,僧房半出云间,扶杖登之。
明晨己丑,寺僧设斋,乃行,憩大树下。人境空寂翛然,有遗世之想。东峰危险,徐、刘二子浮白引满,其间适有吹笳者,声振林樾,闻之愀然。由此至大安,自东而北。自龙泉至此,约二十余里,陡绝洿陷,悬崖怪石,后先相倚,抚孤山,瞰深壑,奇花异卉,杂然如绣。行复数里。隍堂中开,诸山罗列,高爽清旷。视三寺为最西峰,空洞倚天。徐子题曰:“通明天”。是夕,有雨意。
翼日庚寅,晴霁,登中峰,顾瞻京国,远眺荒徼,山海混茫无际。东有罗汉洞,高寒袭人。又数息,至双井,一在树下。一在乱石间,泉甚冽。又数息,抵仙人台,峭壁断崖,北隅以木梯登望之,股栗。健者匍匐而上,有石枰,九仙环弈焉。自仙人台寻中会寺,入溪,穿石,荆棘塞路,不可杖,径仅容双趾。以匹布缚胸,使人从后挽之,扶滕侧足,盘跚而步,危甚。刘子先之,徐子与余相去数武,摘山花以诗赠余。余亦倚声和之。趺坐石上,一老进麦饼。值饥,食之厌,问其姓氏,笑而不答,乃至寺。自大安山行几二十里,因惫,坐僧房。久之,起视山冈,两浮屠相向争耸,乃自中会反祖越。
从者病,取道石桥,宿南村农家。回望诸峰,如在天上矣。兹山之胜,弘润秀丽,磅礴盘结,不可殚述。使在中州,当与五岳等。僻在东隅,高人、游士罕至焉。物理之幸不幸,何如也,昔柳州山水以子厚显,予之劣陋,弗克传其胜,姑撮其大概如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