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词上片极写高瞻远瞩,境界调大,却容不下满怀愁绪;下片转出所怀之人近在溪桥,却可望而不可即。全词将词人内心对友人的怀念之情表达地淋漓尽致。从结构上说,这种远在天边、近在眼前的迷离扑朔的构思,不但确切地体现了恍惚的相思心理,实在又是艺术上的别出心裁。
此词通过描写登高望远的境界,抒写了词人执著追求的情怀和绵绵无尽的愁思。全词韵致高远,别具一格。
起笔写登高望远。“城上层楼”。极写登临之高;“天边路”。极写眺望之远。将纵目所及的高天阔地全部纳入词境。“残照”二句,承“天边”而来。地平线上,夕阳西下。芳草绿树的平原业已沉入落照的余晖里。残照将词境染上了一层哀感的色调。
“春暮”,更是宝贵时光逝去而一切美好愿望落空的象征。所以这平芜残照的境象,已强烈地暗示了词人的哀伤。写景蓄势既足,抒情便深厚有力。“伤远更惜春暮”,点出作意。“远”,既可指空间距离之遥,也可指时间隔别之久。久别不得团聚,而大好春光更已迟暮。伤心人悲苦萦怀,不可解脱,直至斜日西沉,还伫立在高高的城楼之上。“暝色人高楼,有人楼上愁”。此情将随夜色渐浓而愈深重,自在不言之中。
过片紧紧衔接,进一层点明所伤之事。梦与云,常用以象征男女爱情,这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传统。往日的欢爱,如幻、如电,如前尘、昨梦,早已日复一日地远逝了;旧日的情人,如天空的彩云,随风飘荡,不知东西。这一句,透露出有个爱情断绝的不幸故事,也暗示了它当初的美好。回顾上片所言“伤远”,就可以知道所悲伤的并非寻常的离别,而是爱情的断绝。
“无计”一句,写自己尽管一往情深,无法忘怀,却不可能向旧日情人传诉相思了。词境至此,似乎山穷水尽,然而结笔二句却平地卷起一场波澜。
“相望恨不相遇”,原来归云未去天边,情人就在不远。再反观上片所言“伤远”,也就可以明白:远,并不是指分手后空间距离上的遥远,而是指时间距离上的久远。而且“咫尺天涯”之感也可加深“一日三秋”之恨。
结句“倚桥临水谁家住。”原来她家就近在那溪桥边的岸上。可以相望,却不可以相会。无法重寻旧好的隐痛深哀与始终不能忘情的悠悠希冀,皆见于言外。词题“溪桥寄意”,意即在此。
这首词的结构艺术可以说是别开生面。全词的意脉相通,一般多着意安排歇拍和过变;此词却施于两片的结句,让“有人”和“谁家”遥遥联系起来。意境创造也不同凡响。开头写登高望远,给读者造成一一种人已远离的错觉,结尾才点出其人尚近在眼前。这样写并不只是由于艺术上的追求,更重要的还是为了表现的需要。登高望远的境界,最能表现人物执著追求的心灵和绵绵无尽的愁恨。意境的高远,又往往产生韵致高远的效果。
秋禾春麦陇相连,绿到晶河路几千。三十四屯如绣错,何劳转粟上青天。
湿云如梦雨如尘。客舍青青柳色新。一片花飞减却春。
劝行人。莫向天涯金绕身。
烛残绮席未知寒,夜禁严城苦不宽。只隔禺山盈尺地,自邀春色向南端。
棕笠溅飞珠,回头不知处。徙倚望前山,斜阳转高树。
此日不足惜,此酒不可无。颇怪昌黎公,亦复为世儒。
天生至神物,与人作华胥。一酌复本强,二酌燥吻濡。
三酌动高兴,四酌色敷腴。连绵五六酌,枯肠润如酥。
眼花耳热后,万物寄一壶。十酌未渠央,百觚亦奚拘。
人生一世间,忽若过隙驹。有酒不解饮,问君谁与娱。
君不见东家骑■李,胆满六尺躯。万言黄石策,八阵夔州图。
酒酣起舞不称意,长吁青云指夷吾。又不见西家紫髯郎,老气雄万夫。
狂歌饮燕市,击筑声呜呜。倚天长剑插少室,颇欲四海皆东湖。
鹰扬虎视今焉如,河山永隔黄公垆。衔杯直待秋井塌,青苔白骨怜君愚。
少年觅计生白须,扪参历井无危途。荣不满睫良区区,就令一朝便得八州督,争似高吟大醉穷朝晡。
馀名安得润枯骨,四十岂不知头颅。此日不足惜,此酒不可无。
太虚为室月为烛,醉倒不用春风扶。
璇台冠昆岭,西海滨招摇。琼林笼藻映,碧树疏英翘。
丹泉溧朱沫,黑水鼓玄涛。寻仙万余日,今乃见子乔。
振发睎翠霞,解褐礼绛霄。总辔临少广,盘虬舞云轺。
永偕帝乡侣,千龄共逍遥。
万樾兮森森,云承宇兮阴阴。洞有屋兮云无心,我坐石兮鼓瑶琴。
耶之溪兮华之嵓,云之逝兮吾将曷寻。
男儿生不养亲死不送,纵获功名复何用。岂容漫信青囊书,轻以遗骸供簸弄。
吁嗟父母入黄泉,艰难仓促资遗赗。迩来奄忽四十年,冬青阴结寒云冻。
春秋岁时惟二祭,子弟相随聊伯仲。为言兹山本吉兆,点穴地师未切中。
若能移武上高麓,马鬣适当龙脑缝。会当荣名掇科第,经济宏才作梁栋。
纷纷各欲主议迁,我坐无言实深痛。犹忆少时侍京邸,先子养亲寄清俸。
济人利物日不足,自给箪瓢竟屡空。一朝风烛无寸瓦,黔娄惟有穷途恸。
北方既无中古棺,敦匠未能娴斫硥。归来殡葬俱草草,夙夜疚心惟自讼。
如今启塘复何有,势将归骨醯鸡瓮。志事未能谋继述,何忍迁移掘枯葑。
苟欲亢宗先亢身,若期迈俗惟迈种。仁厚深积游德麟,文章成就翔威凤。
居恒每厌堪舆术,拘忌阴阳总虚哄。祖龙反不尽烧却,坐使举世非几贡。
何当大破形家言,庶几一醒痴人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