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仙子 其四

墙里花枝墙外影。嘶騧缓踏飞花冷。隔墙见得不分明,金甃井。

银络绠。井面看身见斜领。

毛奇龄
  毛奇龄(1623—1716)清初经学家、文学家,与兄毛万龄并称为“江东二毛”。原名甡,又名初晴,字大可,又字于一、齐于,号秋晴,又号初晴、晚晴等,萧山城厢镇(今属浙江)人。以郡望西河,学者称“西河先生”。明末诸生,清初参与抗清军事,流亡多年始出。康熙时荐举博学鸿词科,授检讨,充明史馆纂修官。寻假归不复出。治经史及音韵学,著述极富。所著《西河合集》分经集、史集、文集、杂著,共四百余卷。
  猜你喜欢

端平忝缀鹓行末,曾抗纲常疏一通。诸老不能回横议,孤臣犹记寤清衷。

鹤林莫掣傲象肘,乌府甘弯射羿弓。西涧相君知我者,箧中尚书记遗忠。

独坐知霜下,开门见木衰。壮应随日去,老岂与人期。
废井虫鸣早,阴阶菊发迟。兴来空忆戴,不似剡溪时。
素面偏宜酒晕,晓妆净洗啼痕。只疑身是玉梅魂。长为春风瘦损。
冉冉烟生兰渚,娟娟月挂愁村。落花飞絮耿黄昏。又是一番新恨。
失意因休便买山,白云深处寄柴关。
若逢城邑人相问,报道花时也不闲。
抚栏惊岁月,久住欲如何。
水国花开早,春城人上多。
病令诗懒作,闲喜客频过。
听说边头事,时贤策在和。
闻道家书至,山中不厌寒。
近臣多白发,此老独黄冠。
金少从供具,身轻莫据鞍。
劳心为功业,持与世人看。

昔参幕府事从军,跃马翩翩犯塞尘。舞剑未饶横槊客,属鞬何羡佩钩人。

中年衰钝难堪事,一跌支离近浃旬。多谢故人情意厚,佳篇惟待细书绅。

不见碧瑶叟,年龄二十余。
儿今亦耆旧,孙复抱诗书。
后浪催人老,长笺不我疏。
眼中谁有此,雅雅更鱼鱼。

又觉春风到,梅花信不来。陇头赫连国,庾岭郁孤台。

地以青天接,书难白首开。暂收边徼泪,长啸大江回。

旧识听莺处,红窗绿树间。官无留宿诺,鸟与话春山。

昏晓一澄坐,针砭解破颜。固知善为政,物亦共心闲。

华省张离筵,骊驹陈苦词。北风吹旷野,归雁何参差。

弟也怀故乡,兄以王事羁。高秋一为别,霜露忽已滋。

驱车抗前旌,执手安得辞。君看并蒂菂,不独连理枝。

眷言此持赠,以慰长相思。

昧旦多纷喧,日晏未遑舍。落日馀清阴,高枕东窗下。

寒槐渐如束,秋菊行当把。借问此何时,凉风怀朔马。

已伤慕归客,复思离居者。情嗜幸非多,案牍偏为寡。

既乏琅琊政,方憩洛阳社。

建节清三边,扬旗定五岭。
百代夸功勋,朝夕恋光景。
万再争春晴,谁免秋露冷。
荣枯各有时,昼短苦夜永。
达人当芬华,无异镜中影。
饥虎不令怒,狂象不令骋。
扰扰黄埃中,殷勤然虚室静。¤
汉文皇帝有高台,此日登临曙色开。
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
关门令尹谁能识,河上仙翁去不回。
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小隐西斋为客开,翠萝深处遍青苔。林间扫石安棋局,
岩下分泉递酒杯。兰叶露光秋月上,芦花风起夜潮来。
湖山绕屋犹嫌浅,欲棹渔舟近钓台。

太行王屋竞嵯峨,讲武城荒俯逝波。上党雄关通滏口,北平新界画漳河。

水村香煮雕菰滑,野市云堆吉贝多。风景江南差可拟,买田竟欲辟烟萝。

雨后遥山色如洗,萝径无人暝烟起。露滴荷衣无暮寒,抱琴独宿秋声里。

为君一鼓沧浪吟,万壑千岩流水深。何处夜猿啼不断,西风萧飒引离心。

稚子新能编笋笠,山妻旧解补荷衣。秋山隔岸清猿叫,
湖水当门白鸟飞。(见《锦绣万花谷》)

云旭映平林,烟水流晨熙。重露草未起,沾我裳与衣。

天地一浑噩,因知孩提时。驱犊驯出皂,濈濈行斜蹊。

农夫气闲暇,荷锄过田畦。见此诚心乐,好情都已微。

胡人吹玉笛,一半是秦声。

十月吴山晓,梅花落敬亭。

愁闻出塞曲,泪满逐臣缨。

却望长安道,空怀恋主情。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