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贡甫瓜步诗

江介多悲风,川广不可越。畏涂非吾土,游子怆明发。

群山起楚蜀,众水会溟渤。地险自适然,天衷岂端设。

凭陵三国际,偃蹇五胡末。非无英雄姿,于此智勇竭。

疑城尚虎踞,虏马馀饮窟。人谋虽工拙,神物有予夺。

请陈真人朔,颇事丹浦伐。风云埽氛埃,雷雨救焚暍。

禹功东渐海,汉使南诮越。太平自兹始,盛德信贻厥。

刘敞

  刘敞(1019—1068)北宋史学家、经学家、散文家。字原父,一作原甫,临江新喻荻斜(今属江西樟树)。庆历六年与弟刘攽同科进士,以大理评事通判蔡州,后官至集贤院学士。与梅尧臣、欧阳修交往较多。为人耿直,立朝敢言,为政有绩,出使有功。刘敞学识渊博,欧阳修说他“自六经百氏古今传记,下至天文、地理、卜医、数术、浮图、老庄之说,无所不通;其为文章尤敏赡”,与弟刘攽合称为北宋二刘,著有《公是集》。

  猜你喜欢
豪家五色泥香,衔得营巢太忙。
喧觉佳人昼梦,双双犹在雕梁。
少时诵诗书,贯穿数万字。
迩来窥陈编,记一忘三二。
光阴如可玩,老境翻手至。
良医曾折足,说病乃真意。
千岩万壑自秋春,静处观山能几人。
叠得假山人竞看,世间宜假不宜真。
华山高幢幢,上有高高松。株株遥各各,叶叶相重重。
槐树夹道植,枝叶俱冥蒙。既无贞直干,复有罥挂虫。
何不种松树,使之摇清风。秦时已曾种,憔悴种不供。
可怜孤松意,不与槐树同。闲在高山顶,樛盘虬与龙。
屈为大厦栋,庇荫侯与公。不肯作行伍,俱在尘土中。
元和九年秋,八月月上弦。
我游悟真寺,寺在王顺山。
去山四五里,先闻水潺湲。
自兹舍车马,始涉蓝溪湾。
手拄青竹杖,足蹋白石滩。
渐怪耳目旷,不闻人世喧。
山下望山上,初疑不可攀。
谁知中有路,盘折通岩巅。
一息幡竿下,再休石龛边。
龛间长丈余,门户无扃关。
俯窥不见人,石发垂若鬟。
惊出白蝙蝠,双飞如雪翻。
回首寺门望,青崖夹朱轩。
如擘山腹开,置寺于其间。
入门无平地,地窄虚空宽。
房廊与台殿,高下随峰峦。
岩崿无撮土,树木多瘦坚。
根株抱石长,屈曲虫蛇蟠。
松桂乱无行,四时郁芊芊。
枝梢袅清吹,韵若风中弦。
日月光不透,绿阴相交延。
幽鸟时一声,闻之似寒蝉。
首憩宾位亭,就坐未及安。
须臾开北户,万里明豁然。
拂檐虹霏微,绕栋云回旋。
赤日间白雨,阴晴同一川。
野绿簇草树,眼界吞秦原。
渭水细不见,汉陵小于拳。
却顾来时路,萦纡映朱栏。
历历上山人,一一遥可观。
前对多宝塔,风铎鸣四端。
栾栌与户牖,恰恰金碧繁。
云昔迦叶佛,此地坐涅槃。
至今铁钵在,当底手迹穿。
西开玉像殿,白佛森比肩。
抖擞尘埃衣,礼拜冰雪颜。
叠霜为袈裟,贯雹为华鬘。
逼观疑鬼功,其迹非雕镌。
次登观音堂,未到闻栴檀。
上阶脱双履,敛足升净筵。
六楹排玉镜,四座敷金钿。
黑夜自光明,不待灯烛燃。
众宝互低昂,碧佩珊瑚幡。
风来似天乐,相触声珊珊。
白珠垂露凝,赤珠滴血殷。
点缀佛髻上,合为七宝冠。
双瓶白琉璃,色若秋水寒。
隔瓶见舍利,圆转如金丹。
玉笛何代物?天人施祗园。
吹如秋鹤声,可以降灵仙。
是时秋方中,三五月正圆。
宝堂豁三门,金魄当其前。
月与宝相射,晶光争鲜妍。
照人心骨冷,竟夕不欲眠。
晓寻南塔路,乱竹低婵娟。
林幽不逢人,寒蝶飞翾翾。
山果不识名,离离夹道蕃。
足以疗饥乏,摘尝味甘酸。
道南蓝谷神,紫伞白纸钱。
若岁有水旱,诏使修苹蘩。
以地清净故,献奠无荤膻。
危石叠四五,磊嵬欹且刓。
造物者何意,堆在岩东偏。
冷滑无人迹,苔点如花笺。
我来登上头,下临不测渊。
目眩手足掉,不敢低头看。
风从石下生,薄人而上抟。
衣服似羽翮,开张欲飞骞。
岌岌三面峰,峰尖刀剑攒。
往往白云过,决开露青天。
西北日落时,夕晖红团团。
千里翠屏外,走下丹砂丸。
东南月上时,夜气青漫漫。
百丈碧潭底,写出黄金盘。
蓝水色似蓝,日夜长潺潺。
周回绕山转,下视如青环。
或铺为慢流,或激为奔湍。
泓澄最深处,浮出蛟龙涎。
侧身入其中,悬磴尤险难。
扪萝踏樛木,下逐饮涧猿。
雪迸起白鹭,锦跳惊红鳣。
歇定方盥漱,濯去支体烦。
浅深皆洞彻,可照脑与肝。
但爱清见底,欲寻不知源。
东崖饶怪石,积甃苍琅玕。
温润发于外,其间韫玙璠。
卞和死已久,良玉多弃捐。
或时泄光彩,夜与星月连。
中顶最高峰,拄天青玉竿。
(炯左换鼠)(鼠令)上不得,岂我能攀援。
上有白莲池,素葩覆清澜。
闻名不可到,处所非人寰。
又有一片石,大如方尺砖。
插在半壁上,其下万仞悬。
云有过去师,坐得无生禅。
号为定心石,长老世相传。
却上谒仙祠,蔓草生绵绵。
昔闻王氏子,羽化升上玄。
其西晒药台,犹对芝术田。
时复明月夜,上闻黄鹤言。
回寻画龙堂,二叟鬓发斑。
想见听法时,欢喜礼印坛。
复归泉窟下,化作龙蜿蜒。
阶前石孔在,欲雨生白烟。
往有写经僧,身静心精专。
感彼云外鸽,群飞千翩翩。
来添砚中水,去吸岩底泉。
一日三往复,时节长不愆。
经成号圣僧,弟子名杨难。
诵此莲花偈,数满百亿千。
身坏口不坏,舌根如红莲。
颅骨今不见,石函尚存焉。
粉壁有吴画,笔彩依旧鲜。
素屏有褚书,墨色如新干。
灵境与异迹,周览无不殚。
一游五昼夜,欲返仍盘桓。
我本山中人,误为时网牵。
牵率使读书,推挽令效官。
既登文字科,又忝谏诤员。
拙直不合时,无益同素餐。
以此自惭惕,戚戚常寡欢。
无成心力尽,未老形骸残。
今来脱簪组,始觉离忧患。
及为山水游,弥得纵疏顽。
野糜断羁绊,行走无拘挛。
池鱼放入海,一往何时还。
身著居士衣,手把南华篇。
终来此山住,永谢区中缘。
我今四十余,从此终身闲。
若以七十期,犹得三十年。

五里闻瀑声,轰若车千两。溪回见飞梁,穹若虹百丈。

众流会三峡,峡门扼其吭。建瓴沸惊湍,排空削层嶂。

石激水斯怒,水横石逾壮。水石终古争,怪奇纷万状。

日射金井潭,溅沫出桥上。日光散青红,雨丝乱飘飏。

绝景遇两苏,何人继高唱。

白鹤珠宫,苍龙玉沼,司马浮踪暂息。砧杵动、离心欲冷,有今雨旧雨上客。

过虹桥、皂盖飞来,总踏乱、几亩寒山秋碧。向竹里行盘,花间弄斝,共道西园重集。

可怪双江帆影急。把好梦吹残,胜游空忆。风中曲、琼箫竞响,波上月、锦灯同色。

况芙蓉、地主情多,便柳折旗亭,怎生消得。且尽量衔杯,擘笺分韵,莫负清宵瑶瑟。

朱明已莅节,昼刻日以舒。骄阳耀廷桂,绿阴正扶疏。

披卷当午凉,豁达开交疏。清风来徐徐,飘然动轻裾。

丹黄陈我前,聊以供畋渔。咀华撷芳秀,此乐真蘧蘧。

妇人休蚕织,获戾当何如。所嗜已成癖,良医难易诸。

水竹之居。吾爱吾庐。石粼粼、乱砌阶除。轩窗随意,小巧规模。却也清幽,也潇洒,也安舒。懒散无拘。此等如何。倚阑干、临水观鱼。风花雪月,赢得工夫。好炷些香,图些画,读些书。首,注引笔记,不知是何笔记。前两首又见沈雄古今词话卷下。据元彭致中鸣鹤余音卷六,载前两首,并未注名氏。
位分南北与东西,旷典才修俗顿移。
乐合鸾皇下庭宇,觯扬虎蜼伏樽彝。
头颅如许堪殊席,筋力无多奈缛仪。
敢昧邦君明德意,后知方遣负先知。

爰暨于褚,惟晋作祯。肇振凤翼,羽仪上京。聿作喉舌,纳言紫庭。

光赞帝道,敷皇作明。方任作重,实在江扬。乃授旄钺,宣曜威灵。

悠悠遐迈,东夏于征。

云护梨酣,雾笼棠醉,愁眉何事慵展。似剪风狂,如丝雨细,休问芳情深浅。

转瞬清明近,早受韶光一半。卷帘人怯,轻寒笑花,还比人懒。

长恐好春难绾。怎管领群芳,閒却莺燕。桃靥匀红,柳腰奲绿,莫负秋千庭院。

谁作探花使,取羯鼓、催来休缓。载酒寻诗,甚时良约能践。

轻舟弄素月,静夜横清涡。天风毛发乱,疏星灿明河。

图经记父老,冥寞年岁多。渊沈三千丈,湛碧寒无波。

微流带文藻,绝岸无柔莎。炯如帝鸿镜,可鉴不可磨。

中蟠至神物,役使群蛟鼍。蜿蜿头角古,劲鬣谁敢劘。

深宫照珠贝,颇费蚌与螺。何时葛陂竹,化作陶公梭。

无多春色,讶玉颜笑浅,暗窥篱密。换了霓裳,不似罗浮旧相识。

薄醉朦胧未醒,疑夜雨、小楼遥忆。算九九、匀遍胭脂,和露晓妆湿。

欹立。帽檐侧。似九英映人,趁迎朝日。炼砂剩液。寒鹤低头啄苔碧。

应忆洗多渐减,仍冷抱、冰魂如昔。甚出塞、声断续,坐闻怨笛。

西风吹细雨,短榻怯青绫。多病如衰老,清闲似懒僧。

灶留烧药火,窗废读书灯。江上芙蓉发,看花策瘦藤。

欲展吴笺咏杜娘。为停楚棹觅秦郎。藕花三十六湖香。
珠颗翠檠饶宿泪,玉痕红褪怯晨妆。小桥风月思凄凉。

龙门下河水,千载流呜咽。中有文史声,太史昔愁绝。

发愤次旧闻,万怪纷诡谲。幽如暗泉鸣,纡曲势百折。

仿佛三神山,烟云倏起灭。仙姬下湘渚,可望不可亵。

驰骤风雨来,万马鏦金铁。忽如牛弩张,剑斫生蛟血。

千秋存史法,笔力固高洁。自公创兹体,班范继论列。

各成一家言,惟公尤度越。高怀多寄托,奇气恣宕跌。

是非虽颇谬,感愤固有说。

从事东军正四年,相逢且喜偃兵前。看寻狡兔翻三窟,
见射妖星落九天。江上柳营回鼓角,河阳花府望神仙。
秋风萧飒醉中别,白马嘶霜雁叫烟。

平芜一望锁烟霞,林树荒凉落槿花。野店自怜幽意好,白云深处少人家。

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经始勿亟,庶民子来。

王在灵囿,麀鹿攸伏。麀鹿濯濯,白鸟翯翯。王在灵沼,於牣鱼跃。

虡业维枞,贲鼓维镛。於论鼓钟,於乐辟廱。

於论鼓钟,於乐辟廱。鼍鼓逢逢。蒙瞍奏公。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