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和弟所居桐树

卜隐谢林薮,考槃寄闾里。嘉树为我徒,清风濯尘耳。

手披漆园书,身拟长梧子。穷秋忽感悲,埽榻且欢喜。

刘敞

  刘敞(1019—1068)北宋史学家、经学家、散文家。字原父,一作原甫,临江新喻荻斜(今属江西樟树)。庆历六年与弟刘攽同科进士,以大理评事通判蔡州,后官至集贤院学士。与梅尧臣、欧阳修交往较多。为人耿直,立朝敢言,为政有绩,出使有功。刘敞学识渊博,欧阳修说他“自六经百氏古今传记,下至天文、地理、卜医、数术、浮图、老庄之说,无所不通;其为文章尤敏赡”,与弟刘攽合称为北宋二刘,著有《公是集》。

  猜你喜欢
禅客无心杖锡还,沃洲深处草堂闲。
身随敝屦经残雪,手绽寒衣入旧山。
独向青溪依树下,空留白日在人间。
那堪别后长相忆,云木苍苍但闭关。
自从蓟师反,中国事纷纷。儒道一失所,贤人多在军。
鸟巢忧迸射,鹿耳骇惊闻。剑折唯恐匣,弓贪不让勋。
方知省事将,动必谢前群。鹳阵常先罢,鱼符最晚分。
步闲洺水曲,笑激太行云。诗叟未相识,竹儿争见君。
殷勤越谈说,记尽古风文。
露湿云罗碧,月澄江练白。
但闻竹枝歌,不见骑鲸客。

六花无怪索诗催,正恐清寒勒早梅。待得江头千树暗,故争明洁逐风来。

雨过禅房夜气清,湿萤无数自宵行。光穿竹树来还去,影照池塘灭复明。

飞学流星疑有意,出因腐草本无情。暂时熠耀休凭夜,敢傍长空晓日征。

丹山谁道凤为巢,事下吾能见九苞。
逸句得时如虎变,大篇成处若神交。
千端蜀锦新番样,万树春华暖弄稍。
天马无踪周八极,但临风月镫相敲。

云捲天高鸟鹊飞,满庭槐影转风枝。可怜秋色谁分付,正是安仁作赋时。

日著阑干角,风吹濯浣衣。喜同王季哲,更得谢玄晖。

清兴俱不浅,长吟无用归。月明南北道,犹见驿尘飞。

小叶碧玲珑。十二栏干护几重。不是不知春已去,随风。

且向枝头逞艳红。

凿方甃池,制仪坤舆。㵾乎湛渊,浑涵太虚。有丛其植,有群其潜。

文王灵沼,圣人同心。

宇宙虽遐,古今若寄。高深何物,天地所遗。水山之閒,是当有异。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水及水山,与亭为四。形则万殊,情本一致。

幽谷相求,玄迹多秘。退而寻之,乃获其至。

南来瓯粤无平陆,林峦起翠波腾绿。
扶舆政恐犯霜露,买舟傥可休僮仆。
清滩白昼雷霆作,乱石惊湍犬牙错。
平生珍重千金躯,舟子一篙那可托。
飘摇叶漾势转急,釜灶倾颓不能立。
眼看白浪散银山,蛟螭百怪堂堂出。
人皆乘险欲趋利,我不安行悔可及。
吁嗟世路风波猛,巧阱危机暗驰骋。
江湖溺舟犹自戒,势利溺人终莫省。
矫情镇物未足言,书此聊为后来警。

太虚无云,清镜无痕。如意举手,花雨缤纷。契南岳不传之旨,见灵山未散之人。

妙圆体极,即相非真。

六出奇花已住开,君城相次见楼台。
时人莫马和泥看,一片飞从天上来。

皎皎冰盘莹百围,广寒宫殿见依稀。青山万叠浑如洗,浮翠光中一镜飞。

残雪楼台似梦中。去年花下惜悤悤。断肠流水又相逢。

海涸尚余清浅碧,泪多难洗两三红。返魂忽证凤林钟。

选地居方葺,盘云径乍开。若将忘我去,岂为避人来。

独野饶苍竹,空山遍绿苔。自今踪迹稳,不遣白云猜。

乱红深处恋芬芳,枝上蘧蘧梦正长。讵畏流莺啼远树,祇惊午漏滴花房。

云环锦帐眠方稳,风促金铃响不妨。一任南园春似海,香魂飞绕黑甜乡。

不怕春寒更出游。兰桡飞动却惊鸥。烟光佳处辄迟留。
屏曲未曾歌醉梦,眉尖空只锁闲愁。从教丝柳绊行舟。

  昌国君乐毅,为燕昭王合五国之兵而攻齐,下七十馀城,尽郡县之以属燕。三城未下,而燕昭王死。惠王即位,用齐人反间,疑乐毅,而使骑劫代之将。乐毅奔赵,赵封以为望诸君。齐田单诈骑劫,卒败燕军,复收七十余城以复齐。

  燕王悔,惧赵用乐毅乘燕之弊以伐燕。燕王乃使人让乐毅,且谢之曰:“先王举国而委将军,将军为燕破齐,报先王之仇,天下莫不振动。寡人岂敢一日而忘将军之功哉!会先王弃群臣,寡人新即位,左右误寡人。寡人之使骑劫代将军,为将军久暴露于外,故召将军,且休计事。将军过听,以与寡人有隙,遂捐燕而归赵。将军自为计则可矣,而亦何以报先王之所以遇将军之意乎?”

  望诸君乃使人献书报燕王曰:“臣不佞,不能奉承先王之教,以顺左右之心,恐抵斧质之罪,以伤先王之明,而又害于足下之义,故遁逃奔赵。自负以不肖之罪,故不敢为辞说。今王使使者数之罪,臣恐侍御者之不察先王之所以畜幸臣之理,而又不白于臣之所以事先王之心,故敢以书对。”

  “臣闻贤圣之君不以禄私其亲,功多者授之;不以官随其爱,能当者处之。故察能而授官者,成功之君也;论行而结交者,立名之士也。臣以所学者观之,先王之举错,有高世之心,故假节于魏王,而以身得察于燕。先王过举,擢之乎宾客之中,而立之乎群臣之上,不谋于父兄,而使臣为亚卿。臣自以为奉令承教,可以幸无罪矣,故受命而不辞。

  “先王命之曰:‘我有积怨深怒于齐,不量轻弱,而欲以齐为事。’臣对曰:‘夫齐,霸国之余教而骤胜之遗事也,闲于甲兵,习于战攻。王若欲伐之,则必举天下而图之。举天下而图之,莫径于结赵矣。且又淮北、宋地,楚、魏之所同愿也。赵若许约,楚、赵、宋尽力,四国攻之,齐可大破也。’先王曰:‘善。’臣乃口受令,具符节,南使臣于赵。顾反命,起兵随而攻齐,以天之道,先王之灵,河北之地,随先王举而有之于济上。济上之军奉令击齐,大胜之。轻卒锐兵,长驱至国。齐王逃遁走莒,仅以身免。珠玉财宝,车甲珍器,尽收入燕。大吕陈于元英,故鼎反乎历室,齐器设于宁台。蓟丘之植,植于汶篁。自五伯以来,功未有及先王者也。先王以为顺于其志,以臣为不顿命,故裂地而封之,使之得比乎小国诸侯。臣不佞,自以为奉令承教,可以幸无罪矣,故受命而弗辞。”

  “臣闻贤明之君,功立而不废,故著于《春秋》,蚤知之士,名成而不毁,故称于后世。若先王之报怨雪耻,夷万乘之强国,收八百岁之蓄积,及至弃群臣之日,遗令诏后嗣之馀义,执政任事之臣,所以能循法令,顺庶孽者,施及萌隶,皆可以教于后世。”

  “臣闻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终。昔者伍子胥说听乎阖闾,故吴王远迹至于郢;夫差弗是也,赐之鸱夷而浮之江。故吴王夫差不悟先论之可以立功,故沉子胥而弗悔;子胥不蚤见主之不同量,故入江而不改。”

  “夫免身功,以明先王之迹者,臣之上计也。离毁辱之非,堕先王之名者,臣之所大恐也。临不测之罪,以幸为利者,义之所不敢出也。”

  “臣闻古之君子,交绝不出恶声;忠臣之去也,不洁其名。臣虽不佞,数奉教于君子矣。恐侍御者之亲左右之说,而不察疏远之行也。故敢以书报,唯君之留意焉。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