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林执中赋茂林十咏 其九 松菊流芳

琴边霜菊袭人芳,鸟外寒松落幔凉。若道丘园心赏薄,渊明何事忆柴桑。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猜你喜欢
中秋期夕望,虚室省相容。北斗生清漏,南山出碧重。
露寒鸠宿竹,鸿过月圆钟。此夜情应切,衡阳旧住峰。
谁家按舞傍池塘,已见繁枝嫩眼黄。
漫说早梅先得意,不知春力暗分张。
似拟凌寒早早梅,无端弄色傍高台。
折来未有新枝长,莫遣佳人更折来。
南山转群木,昏晓拥山翠。小泽近龙居,清苍常雨气。
君家北原上,千金买胜事。丹阙退朝回,白云迎赏至。
新晴村落外,处处烟景异。片水明断岸,馀霞入古寺。
东皋指归翼,目尽有馀意。
流苏静掩罗屏小。春梦苦无分晓。一缕旧情谁表。暗逐馀响袅。相思谩寄流红杳。人情花枝多少。郎马未归春老。空怨王孙草。
守得莲开结伴游,约开萍叶上兰舟。来时浦口云随棹,采罢江边月满楼。
花不语,水空流,年年拚得为花愁。明朝万一西风动,争向朱颜不耐秋。
数曲梯阶稍欠宽,略移武步到仙寰。
诗怀纳尽双溪景,眼力推开千里山。
方槛小欹烟雨外,飞蓬斜插斗牛间。
冯虚似驾临臯鹤,栖鹘危巢不足攀。
都护新灭胡,士马气亦粗。
萧条虏尘净,突兀天山孤。
城头黑云如坏屋,车走争门折千轴。
姚家新妇亦东逃,舅姑惊惶儿女嗥。
自知数口难俱免,欲渡前溪舟尚远。
嘱夫弃妾当奉亲,独赴清流不爱身。
此日谁能问南史,如妇曾书几人死?
轻帆挂与白云来,棹击中流天倒开。
五月江声千里客,夜深同到射蛟台。

炎精无光蜀烬销,当涂坠地马蹴槽。矫时之枉遂过正,弃置礼法如毫毛。

太行之阳富脩竹,猗猗万竿似淇澳。一天爽气风声清,满地凉阴云影绿。

风流酝籍三四子,适从何来聚于此。中有一人龙凤姿,土木形骸出泥滓。

神交一世皆名贤,浑金璞玉人中仙。携琴沽酒对青眼,欣然神解皆忘言。

或作绝交书,或为大人传。穷为途中哭,同向树下煅。

颂酒有德,以酒为名。群豕每同饮,五斗乃解酲。寓情广陵琴,感旧山阳笛。

黄公炉畔互酣歌,广武观前闲叹息。作者七贤矣,一去不再来。

荒山既无旧墟落,枯株岂有馀根荄。我观竹林图,为作七贤歌。

晋人旷达尚玄语,其源起自王与何。二人开其端,七贤为之倡。

自从决去礼义防,狂澜颓波莫能障。后人欲知七贤谁,稽山两阮刘王向。

北城云最高,上复有乔木。
垂萝密如帐,中乃营小屋。
时引方外人,百忧销一局。

蛮触非是。识破心颜如弃屣。痼疾云山。猿鹤相陪尽日闲。

一壶风月。清净光明相照彻。内外俱空。无执空心触处通。

几篇诗赋继风骚,金殿论恩异数叨。至竟巧迟胜拙速,齐名应未许枚皋。

入秦曾记巧桥柱,归蜀真看拥节旄。当日不逢杨狗监,凌云赋就亦徒劳。

法驾避星回,波罗毗勇猜。河润冰难合,地暖梅先开。
下令俚柔洽,献賝弄栋来。愿将不才质,千载侍游台。
,此事之关也。西京杂记乃云,元帝使画工毛延寿图宫人形貌,按图名幸。王嫱以赂金少,画不及貌。王嫱当行,帝见之悔,乃杀延寿。夫元帝柔仁之主也,而谓其因女色杀画工,余固不信。而无宠自请行,诚一污贱女子耳。后之为昭君曲者多归咎元帝,殊不当也。因此赋深锁宫花,绣生鱼*重门闭。美人何事怨东风,独抱伤春意。月照黄沙万里,到毡城、芳心自喜。尊前歌舞,马上琵琶,宠深谁比。毳服胡妆,那思旧日娇罗绮。年年秋雁向南飞,肯寄相思字。岁久玉颜憔悴,似花落,悔随流水。草青坟上,应是香魂,尚含愁思。

日静班姬门,风轻董贤馆。卷耳缘阶出,反舌登墙唤。

蚕女桂枝钩,游童苏合弹。拂袖当留客,相逢莫相难。

天下三分二属梁,区区独木欲支唐。锦囊三矢传遗恨,不救朱三着赭黄。

惆怅王孙去不归,功成无复理蓑衣。汉家只有桐江叟,长保秋风旧钓矶。

仙娥今下嫁,骄子自同和。剑戟归田尽,牛羊绕塞多。

林野生来失佩韦,回头四十九年非。故乡寸地堪思想,莫恋并州不肯归。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