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溪山林薮图

花溪过残雨,隐处青苔纹。松栝逗天影,萧萧鸾鹤群。

以言丘中赏,遗身寄孤云。金梯与神遇,华顶青氤氲。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猜你喜欢
昔时幽径里,荣耀杂春丛。今来玉墀上,销歇畏秋风。
细叶犹含绿,鲜花未吐红。忘忧谁见赏,空此北堂中。
听蝉翦叶迎秋燕。画戟散、金铺开遍。清风占住秦筝怨。楼上衙牌易晚。
飞雨过、绣幕占卷。借水沈、龙涎旋碾。金盆弄水停歌扇。凉在冰肌粉面。

葆旅占星固异常,闽山竹秀米千囊。天公已遗鸾凤食,便恐双飞入建章。

载酒入天色,水凉难醉人。清摇县郭动,碧洗云山新。
吹笛惊白鹭,垂竿跳紫鳞。怜君公事后,陂上日娱宾。

之官辞玉阙,送别傍金台。暂驻城阴骑,同倾柳下杯。

念离俱缱绻,欲发更徘徊。远树青如荠,春波绿胜苔。

路驰兼水陆,舟汎历沿洄。之子儒家秀,前贤世德培。

羽仪明鸑鷟,器质抱琼瑰。圣代蜚腾早,亨衢特达开。

三吴推道院,百里富英才。习礼延陵邑,谈诗匡鼎来。

道存人自化,意澹俗无猜。此去应相忆,题书寄雁回。

明夜定依渔父宿,簄头呼蟹碧丸丸。

候馆促离杯,愁颜且强开。砌蛩惊露泣,巢燕避秋回。

菊径深黄叶,衡门掩绿苔。缅怀西汉士,据地独奇才。

斜日阴阴起暮笳,船头画鼓不停挝。县门东去刚三里,正及郎官放晚衙。

霜严气烈,山空月明。
涵养有得,划削不平。
拈起则佛祖不识,放下也草木争荣。
捱到凌霄八十四,谁知名重九重城。

师今游醉李,自刺钓船篙。地说三吴胜,人夸二陆豪。

草黄工女绩,波白课丁熬。近海寒应早,霜毛怯剃刀。

自公习隐华山园,公既未相清乾坤。三光回明五秀閟,储灵肆启忠孝门。

昔在至元侍潜藩,出佐刺史窥江源。二十年间蹑台辅,即复拂衣辞紫垣。

忆昔寻真度海岳,骑鲸相见芝山根。手抛仙人绿玉杖,倾笑为之颜色温。

芝山嵯峨熊虎奔,屏风百叠翠波翻。青天芙蓉剪秋水,高堂宴罢浮岚分。

醉陪藜杖陟山榭,桑麻被径松满原。此时细属方外里,但觉泉石多深恩。

帝思旧臣振颓弊,下诏明言征吏烦。使车日历林涧曲,复携白云朝至尊。

观公出处握至要,自许当有古道存。方今明堂力更化,颇陋周汉追尧轩。

蛮夷来庭百辟享,圣心正欲严天元。黄钟九奏乐万舞,庙荐无月无受膰。

大酺精神盖六合,民物自尔能丰蕃。功成次第勒彝鼎,归去款委寻笙尊。

此是英雄千载事,慎勿轻与常人论。只恐门墙少壮客,白头犹是芝山村。

且持此山为公寿,愿益公寿如昆仑。

院宇沉沉秋气凉,重帘低下护清光。夜深忽报书生喜,红绽釭花一蕊香。

时事薄黄虞,糟丘聊与娱。秋花成密幄,夜席负高嵎。

妄梦如惊柝,词名已滥竽。殷勤今夕酒,为尔滞行軥。

穿云策杖岸乌纱,来访南山羽客家。
九转既成丹灶冷,半池烟水浸桃花。

生辰成雅集,践约乍晴时。古寺无尘事,秋花引寿卮。

松风救虎阁,苔雨白莲池。兹地徘徊久,延年术未知。

多君有奇略,投笔佐元戎。已佩郎官印,兼乘御史骢。
使星随驿骑,归路有秋风。莫道无书札,他年怀袖空。

一官三载那闲刻,此日却同方外人。宛转溪村疑故里,青黄云树似初春。

遥闻春杵逄逄遍,入眼裘裳处处新。念我薄游值岁稔,停骖沽酒莫嫌频。

鹭鸶鸂鶒总多情,荡漾春江取次行。日日沙头候归雁,为郎搊得小秦筝。

日面月面,头头出现。
捏聚放开,成团万片。
晴红烟绿衬虚亭,公退因来得野情。
落日东风懒归去,擬将薄禄换溪声。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