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门怀古

策马夷门道,萧条愁杀人。魏王公子不复见,大梁宫殿随灰尘。

七雄戈剑纷相击,秦兵已在邯郸陌。晋鄙难回朱亥椎,如姬早中侯嬴策。

春去秋来百草青,古城落日烟尘生。眼前不见抱关者,世上空传侠客名。

秋天摇落多愁思,信陵原头木应死。谁见豪门爱士时,惟有东流汴河水。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猜你喜欢
碣石山人一轴诗,终南山北数人知。
拟看青龙寺里月,待无一点夜云时。

乱后煎百虑,老去无一欣。故人尺书至,好语中夜闻。

坐久百虫绝,开帘月纷纷。长歌又一醉,酒醒击空尊。

别来岁月尔滔滔,流落天涯忽此遭。
万木辞荣秋意澹,百川归壑岸容高。
笑看海上两蜗角,閒秃山中千兔毫。
若向颜曾得消息,直须奴仆命离骚。

秋酣寒骨自亭亭,借问东篱夜醉醒?不为严威怜晚节,正因雨色忆孤馨。

全开丹面严堪摘,半吐金心淡欲零。想像高人清影瘦,黄鞋道服倚围屏。

黄云压地秋离离,西风摇落千杨枝。白蘋已老暮汀远,满目丹枫胡雁悲。

孤舟一夜相思发,寒江明月吹参差。天末佳人犹未归,江头解佩欲遗谁。

夜话高斋,碎琼随步归来晚。小窗烧烛对梅花,疏影如相款。

赢得尘襟暂濣。甚清寒、天涯未惯。料量青鬓,几许霜华,角声休唤。

风雪年年,旧吟春事成依黯。素娥深锁冻云低,幽恨凭谁管。

不恨琼楼自远。恨华年、无端暗换。怎生消受,明日旗亭,鹔鹴须典。

侧帽轻衫古意多,乌丝襕写懊侬歌。红儿解唱定风波。

翠管吟残浇一斗,玉箫吹破敛双蛾。酒阑曲罢奈髯何。

一室函沧海,群公半列侯。
放怀追许谢,洗耳笑巢由。
花暖蜂相趁,泥香燕自求。
杖藜穷胜境,染笔记春游。

溪水转山曲,杳如天际流。浅濑不解衣,浮查曰为舟。

惜无同心子,此地聊淹留。但爱溪上儿,蓬头坐垂钩。

随风为白雪,入水化青萍。无限离人意,长亭又短亭。

上天如白云,入水化萍叶。云萍无定踪,如何不愁妾。

盈盈墙下桃,花落子留树。薄命似杨花,随风不知处。

朝扑绮罗衣,夕委黄尘道。不知长江上,化作浮萍草。

仙子浑无涉世劳。屐痕一尺寄孤高。
几人失脚风波裹,可是云根立得牢。

东海馀风大,陶唐遗思深。何如观遍舞,奏鼓间摐金。

清管调丝竹,朱弦韵雅琴。八行陈树羽,六德审知音。

至道兼韶濩,充庭总韎任。高天度流火,落日广城阴。

百神谐景福,万国仰君临。大乐非钟鼓,且用戒民心。

宣圣曾经此地游,荒城依旧枕溪头。时看草色侵窗几,常见文章射斗牛。

飒飒枫林寒坠雨,飘飘梧叶夜惊秋。晒书今已成陈迹,千古斯文天地侔。

迁客当年去国时,西风洒泪满瑶卮。屋梁夜月怀人梦,一日三秋采葛诗。

淮海苍茫归棹久,山林疏散入城迟。考槃徐孺今谁是,下榻陈蕃荷尔私。

楼上虚怀待月时,写景应难不赋诗。一天列宿坐中见,万里青天云外归。

澜深鱼自跃,风暖客还来。

看经不识经,徒劳损眼睛。欲得不损眼,分明识取经。

天讨申蛮徼,儒官解习兵。储糈方奏绩,慷慨竟捐生。

小邑传遗爱,崇祠焕令名。悲风萦西岭,凭吊不胜情。

榆径深深一草堂,松阶寂寂半斜阳。青山远近分齐鲁,黄石英灵阅汉唐。

碑断蟠龙荆棘暗,坛空鸾鹤桧槐苍。乡人更说传书意,故国风云入渺茫。

人为五行精,二气相循环。阳明发天秀,隐约超龙蟠。

如何椒兰芳,苦厄萧艾繁。良玉必火浴,利刃因崖刓。

大钧虽无垠,岳降亦甚难。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