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镜

妾有蟠龙镜,秦王在时见。绣涩隐菱花,苍苍蚀虫篆。

浮云薄太清,孤月沈秋练。从此知妾心,何由见君面。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猜你喜欢
薄幸人人留不住。杨柳花时,还是成虚度。一枕梦回春又去。海棠吹落胭脂雨。金鸭未销香篆吐。断尽柔肠,看取沈烟缕。独上危楼凝望处。西山暝色连南浦。
野人未相识,何处异乡隔。昨逢云阳信,教向云阳觅。
空闻天上风,飘飖不可觌。应非矍铄翁,或是沧浪客。
早晚从我游,共携春山策。

役役催行迈,匆匆过此春。杯翻五湖月,笔扫九华云。

不是风烟好,何缘句子新。兹游四千里,今日过三分。

六十馀年妄学诗,工夫深处独心知。夜来一笑寒灯下,始是金丹换骨时。

有凤衔灵文,栖栖北海湄。临流理毛羽,五采以自奇。

飞如摛群星,击若朝霞披。翱翔千仞冈,亦集梧桐枝。

一鸣叶清庙,再鸣中咸池。凄风振大野,青云顾我悲。

世无伶伦耳,谁为度参差。回首顾丹穴,摧藏不可持。

将止帝东园,恐令鶗鴂知。阿閤在万里,哀号乃见疑。

啁啾榆枋间,燕雀相追随。清光蔽白日,何当复来仪。

谁家渌水银塘,凌波扶出霓裳女。天然素面,冰肌玉骨,暗香销暑。

采向吴宫,画船相傍,盈盈解语。看碧天凉夜,风清月晓,长依白鸥为侣。

几处红衣乱舞,翻嫌他、脂匀粉涴。蓬茅綦缟,铅华洗尽,淡妆偏妩。

最恨西风,断魂憔悴,几番秋雨。叹随波败叶,飘零只滴,泪珠如许。

卢橘催酸。风生蒌叶瘴烟寒。自卖明珠归极浦。心苦。

白氎单衫着秋雨。

秋家元气领谁高,霜里春无半叶凋。笑把鹰鹯鸾凤想,拜公千拜拜溪桥。

牙簪不可忘,来处隔炎荒。截得半环月,磨成四寸霜。
晓辞梳齿腻,秋入发根凉。好是纱巾下,纤纤锥出囊。

我居水精宫,远游来朔方。离家近十载,兄弟遥相望。

始见世情薄,纷纷名利场。富贵不可期,人生难忖量。

乾坤本无私,江山叹兴亡。蝉声噪落日,露草啼寒螀。

明月如有情,照我肝与肠。西风动林东,萧然秋意凉。

回首岁云暮,信美非吾乡。展转复展转,愁多知夜长。

惊沙风卷夕阳明,松漠茫茫积翠横。残雪数峰犹噤马,落花四月未闻莺。

玉盆湾远无牙帐,银铠星寒吊柳城。塞女琵琶边戍角,听来总是可怜声。

丹崖石壁倚层峰,别是人间天一重。流水白云长自在,苍苔翠藓漫堆封。

仙人跨鹤归何处,游客携琴喜见逢。自古传闻三十六,谁知此地有灵踪。

谌旴二母毕从姑,各献蟠桃曳紫裾。
共把我公游咏处,从头善倾满阶除。
右殿当年欲葺时,槎牙高桧碍檐榱。
人间斤斧难容手,天上风雷为转枝。
烟色并来春益重,月华饶得夜相宜。
真皇一驻銮与赏,從此声名四海知。
我爱昭州月,间宵入绮楼。
凉生荔浦树,冷熨桂江秋。
朱户千家启,浮云万里收。
谁夸魏公子,飞上邺门游。
冥冥湿云流,漠漠飞白鹭。
寒生湖上村,雨暗山中路。
眷彼空谷人,缠绵结中慕。
怅望松岭东,沮洳不可度。
省署开文苑,沧浪学钓翁。(《纪事》云:“此二句据
之诗也,子美怀据诗即用为句云:“独当省署开文苑,
兼泛沧浪学钓翁’。”)
穷冬时短晷,日尽西南天。
秋日同文馆,飞章待报回。
丝纶先日降,鹓鹭忽朋来。
诸彦俱精鉴,微生亦滥陪。
纷纷五千牍,谁定冠伦魁。
博浪沙头触副车,潜游东夏识真符。
风云智略移秦鼎,星斗功名启汉图。
商老已来宁少海,赤松还约访仙都。
雍容进退全天道,凛凛高风万古无。

塞上知无煖,寒衣六月裁。寄书重拆看,莫使远人猜。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