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原之诗 其二

雄藩庾岭外,邈在南海堧。山川旷阻隔,气候何其偏。

九龄与安道,自昔有名贤。如何岩谷幽,犷俗比难镌。

仁化可革顽,文教可柔坚。君子奉皇命,敬哉赞旬宣。

杨士奇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猜你喜欢
曾与回翁把手,自宜老子如龙。怀胎不敢问春冬。等待鞭鸾笞凤。昨夜又迟黄石,今朝重叩鸿濛。碧桃花下醉相逢。说尽鹏游蝶梦。
羞红颦浅恨,晚风未落,片绣点重茵。旧堤分燕尾,桂棹轻鸥,宝勒倚残云。千丝怨碧,渐路入、仙坞迷津。肠漫回,隔花时见,背面楚腰身。
逡巡。题门惆怅,堕履牵萦,数幽期难准。还始觉、留情缘眼,宽带因春。明朝事与孤烟冷,做满湖、风雨愁人。山黛暝,尘波澹绿无痕。
黄云雁门郡,日暮风沙里。千骑黑貂裘,皆称羽林子。
金笳吹朔雪,铁马嘶云水。帐下饮蒲萄,平生寸心是。
微云红衬馀霞绮。明星碧浸银河水。猗枕画檐风。愁生草际蛩。雁行离塞晚。不道衡阳远。归恨隔重山。楼高莫凭栏。

古井已无完槛,石榴依旧烧枝。莫道故人如梦,梦中却有长时。

握手临岐酒一卮,赠君聊为采江蓠。不辞残暑兼程去,恐负儿童竹马期。

有母倚门孙绕膝,男儿俯仰事未毕。老兄去作宦游人,山僧又是参方日。

曾闻儒者戒远游,胡为孔孟终周流。古来贤圣且如此,我辈岂得长淹留。

吾家更有陈公案,不见新州卖柴汉。自从獦獠入黄梅,引得儿孙恩爱断。

堂中饭熟热椀鸣,一饱各自东西行。老兄选官予选佛,岂效儿女牵痴情。

痴情决绝孤琴悄,无弦一曲知音少。不道珠崖道里赊,不道先生官职小。

不道广文薪俸微,不道故人相见稀。若教官舍成窠臼,那得儒冠伴衲衣。

山僧老矣君亦老,成道成名归及早。知恩容易报恩难,作宦参方非草草。

漱石枕流计,湖光绿处,山翠浓时。庾尘外、从教静掩柴扉。

幽栖。为门前柳,篱边菊,赋得归期。江南路,仅莼鲈劝客,竹马牵衣。

还思。探梅旧崦,终胜东阁追随。便寻常、猿鹤料也忘机。

相携。话鄂君被,湘娥瑟,怨抑谁知。孤山去,且春阴就梦,冷语寻诗。

风促同云捲雪狂,飘来兰畹压幽芳。素心本具冰霜操,飞向窗前作冷香。

中宵露坐数飞萤,隐映墙阴复广庭。风动花林生野烧,池摇云影度疏星。

天街扇扑流光乱,书屋囊开夜色青。乘化未容随草腐,非关慧质弄惺惺。

太羹有馀味,大乐无繁音。茅斋坐白日,冥契千古心。

采撷芳甘岂疗饥,首阳千古怨斜晖。至今山下冰霜冷,不见春风长蕨薇。

忽忆幽栖地,千峰秀海濆。
归心挂飞瀑,高迹指浮云。
尘世宜深遯,诗名畏远闻。
犹嗟石桥畔,凡圣路岐分。
水火互交南北位,金木换西东。胎结源流帝旺宫。消息造真功。一马骤归三岛外,九曲六牛通。酝就玄珠透体红。轻健混冲融。

欧公孙子多,擘派以为四。暮年归颍阴,非无首丘志。

乞洪不得请,由是懈归计。考公生平言,亦颇憾先世。

先世多才贤,生适逢五季。幅员政分裂,尽瘁于所事。

竟乏垂世名,盖亦限地势。况复公少孤,坎壈蜀汉裔。

身当混一秋,代逢承平际。择里审所安,实迩辇毂地。

子孙托畿内,宦辙亦云易。人情曷免尔,公岂溺声利。

讵知汴虡移,南北寻暌异。一枝先南迈,司造有深意。

沙溪标德里,泷冈重茔祭。至今青原家,十世祀不替。

振先吾宗英,守正耻骫骳。訚訚保家法,处约不少怼。

嘉树无由枝,嘉谷无滞穗。原本既不凡,时需谅无弃。

矧今抡俊髦,往往论根器。老夫辞册府,多病久憔悴。

徒怀荐士心,言莫士轩轾。赋诗当推毂,自愧辞已费。

憧憧青云友,谁如古人谊!

谁弄参差管,声悲引恨长。夜深龙起听,明月满潇湘。

桃花柳絮及春敷,壹是浮轻匪壮图。幸有田耕并井饮,犹胜身屦与妻纑。

郎君竞爽贤声起,老子尊安道味腴。便是当年正考父,是间饘粥口堪糊。

寒灯催臘尽,晓角唤春归。
乍起日犹长,重来暑渐藏。
鸡鸣隔林屋,人语出藩墙。
杨柳晚风静,芙蓉秋水香。
王孙多乐事,扶醉拥笙簧。
见说当持百尺梁,四围修竹翠云长。
正当盛暑都无热,不有薰风亦自凉。
那与人间同日月,直疑天上两阴阳。
有时更取龙皮浸,凛凛如飞六月霜。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