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幕遮 两裆

碧纹圆,红晕皱。一寸芳心,解护花前后。忆著单绡初试酒。

玉臂酥莹,交枕销魂骤。

掩双襟,怜半袖。熨遍轻盈,细细相思扣。恁使衣香和梦旧。

为贴冰肌,也占新来瘦。

郑文焯
  郑文焯(1856~1918)晚清官员、词人。字俊臣,号小坡,又号叔问,晚号鹤、鹤公、鹤翁、鹤道人,别署冷红词客,尝梦游石芝崦,见素鹤翔于云间,因自号石芝崦主及大鹤山人,奉天铁岭(今属辽宁)人,隶正黄旗汉军籍,而托为郑康成裔,自称高密郑氏。光绪举人,曾任内阁中书,后旅居苏州。工诗词,通音律,擅书画,懂医道,长于金石古器之鉴,而以词人著称于世,其词多表现对清王朝覆灭的悲痛,所著有《大鹤山房全集》。
  猜你喜欢
显晦澹无迹,贤哉常晏如。如何警孤鹤,忽乃传双鱼。
叙以泉石旧,怅然风景馀。低回青油幕,梦寐白云居。
玉洞桂香满,雪坛松影疏。沈思瞩仙侣,纾组正军书。
积学早成道,感恩难遂初。梅生谅多感,归止岂吾庐。
道人心与物俱化,对景无思诗自成。
诗句自然明造化,诗成造化寂无声。

千里惊沙眯人目,天愁地暗乌鸢哭。铁甲霜浓彻骨寒,万马无声虎貔缩。

红弰角劲雁影高,朔风栗栗铦于刀。衔枚夜战路如漆,冰须堕指誇粗豪。

将军毳幕愁春热,猎骑如云踏燕雪。何处关楼起远思,一声霜竹吹梅裂。

尚记翩然下帝傍,七年才入屈公乡。
山衔西日去家近,风递北氛吹袂凉。
新事感伤西力短,旧交零落话头长。
况堪刘薛吾师友,黄壤堂堂閟夜光。
不染东篱一样黄,枝头琐细白而香。
劳将茉莉相题品,未必莲花似六郎。

长从日下望长安,花鸟惊春几岁阑。分陕秦藩双岳重,传经吴馆万松寒。

叨陪国士蒙知易,误饭王孙觉报难。却说更张惭妙手,翻令一曲絷南冠。

大都博奕皆戏剧,象戏翻能学用兵。车马尚存周战法,偏裨兼备汉官名。

中权八面尚军重,河外尖斜步卒轻。却凭纹楸聊自笑,雄如刘项亦闲争。

草书所自何所授,初变楷法为章奏。
当时作者最得名,崔瑗杜度张伯英。
三人真迹作罕见,后来继之有羲献。
笔端变化妙入神,逸态雄姿看劲健。
风惊电掣浮云飞,蛟龙奋跃猛虎驰。
汉晋草法千载师,张颠藏真亦绝奇。
一代精艺才数辈,遗墨千人万人爱。
固知顿挫出腕力,亦用飞动生神采。
古来篆籀今作讹,何况隶草讹愈多。
吾书岂必论工緻,诚悬有言当默识。
宣德七年二月十五日御武英殿书赐程南云

月过衡门竹树低,清樽聊得话羁栖。输君惯听云间鹤,笑我空闻夜半鸡。

千古好怀浑谩忆,百年高兴属谁题。东南久别邾徵士,岁晚寻船逆上溪。

山羊卷酥如切玉,剪毛胡羊花作肉。烛前醉客淋漓时,山泉更煮如珠粟。

深泥三尺归不记,日到床前初睡足。尔来七日战寒热,朝饭斋糜不盈掬。

客来但办君且去,卧听涓涓雪消屋。因山事严京兆出,十驿人人如在目。

驼裘便面行野时,晴郊已动陈根绿。

竹同君子操,花胜丽人妆。洞里神仙客,谁教嫁阮郎。

朝来户前照镜。
含笑盈盈自看。
眉心浓黛直点。
额角轻黄细安。
秪疑落花慢去。
复道春风不还。
少年唯有欢乐。
饮酒那得留残。
洛阳驰道上。
春日起尘埃。
濯龙望如雾。
河桥渡似雷。
闻珂知马蹀。
傍幰见甍开。
相看不得语。
密意眼中来。

禅帷偶暂辍,经筵时复登。香风韵幽磬,宝幢绚华灯。

音宣心所契,闻洽虑俱澄。愧余沦中品,知师超上乘。

君世通城我石城,不堪两处总烽尘。向时未快披云愿,今日同为避地人。

襟宇光风无尽藏,杯盘夜雨有馀春。唤回十载槐黄梦,欲借灵槎去问津。

竟不留残谱,当年此遇仙。帘疏接山翠,瓶汲动江烟。

历劫看柯柄,飞空想石船。也曾得丹诀,摆落叹无缘。

不耕而食不蚕衣,物外清闲适圣时。未透祖师关棙子,也须存意著便宜。

若说君高道,何人更得如。公庭唯树石,生计是琴书。
诗句峭无敌,文才清有馀。不知尺水内,争滞北溟鱼。
素光练静,照青山隐隐,修眉横绿。鳷鹊楼高天似水,碧瓦寒生银粟。万丈辉光,奔云涌雾,飞过卢鸿屋。更无尘翳,皓然冷浸梧竹。
因念鹤发仙翁,当时曾共赏,紫岩飞瀑。对影三人聊痛饮,一洗闲愁千斛。斗转参移,翻然归去,万里骑黄鹄。一川霜晓,叫云吹断横玉。

秋风肃以清,策策鸣窗纸。中有兀坐人,幽忧漫不理。

索之无其端,觅之无其委。既同乱茧丝,复似洪河水。

浩淼绝垠堮,澒洞少涯涘。何以消遣之,惟有杜康耳。

一从断酒来,谁复发我齿。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