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美诗十首 其八

四象两仪七尺安,推尊主教暂登坛。正容悟物形同玉,法语迎机气若兰。

隐跃真诠高觉證,提撕直指众人看。关闽濂洛捐衣钵,遥接尼山海水观。

宋应星

  宋应星(公元1587—约1666年),中国明末科学家,字长庚,汉族江右民系,奉新(今属江西)人。万历四十三年(1615)举于乡。崇祯七年(1634)任江西分宜教谕,十一年为福建汀州推官,十四年为安徽亳州知州。明亡后弃官归里,终老于乡。在当时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生产技术达到新水平的条件下,他在江西分宜教谕任内著成《天工开物》一书。宋应星的著作还有《野议》、《论气》、《谈天》、《思怜诗》、《画音归正》、《卮言十种》等,但今已佚失。

  猜你喜欢
飘飏南陌起东邻,漠漠濛濛暗度春。花巷暖随轻舞蝶,
玉楼晴拂艳妆人。萦回谢女题诗笔,点缀陶公漉酒巾。
何处好风偏似雪,隋河堤上古江津。

  昔疏广、受二子,以年老,一朝辞位而去。于是公卿设供帐,祖道都门外,车数百辆;道路观者,多叹息泣下,共言其贤。汉史既传其事,而后世工画者,又图其迹,至今照人耳目,赫赫若前日事。

  国子司业杨君巨源,方以能诗训后进,一旦以年满七十,亦白相去,归其乡。世常说古今人不相及,今杨与二疏,其意岂异也?

  予忝在公卿后,遇病不能出,不知杨侯去时,城门外送者几人,车几辆,马几匹,道旁观者,亦有叹息知其为贤与否;而太史氏又能张大其事为传,继二疏踪迹否,不落莫否。见今世无工画者,而画与不画,固不论也。

  然吾闻杨侯之去,相有爱而惜之者,白以为其都少尹,不绝其禄。又为歌诗以劝之,京师之长于诗者,亦属而和之。又不知当时二疏之去,有是事否。古今人同不同,未可知也。

  中世士大夫,以官为家,罢则无所于归。杨侯始冠,举于其乡,歌《鹿鸣》而来也。今之归,指其树曰:“某树,吾先人之所种也;某水、某丘,吾童子时所钓游也。”乡人莫不加敬,诫子孙以杨侯不去其乡为法。古之所谓乡先生没而可祭于社者,其在斯人欤?其在斯人欤?

锻铁当用椎,析薪当用斧。拔蓼而植荼,去辛还得苦。

峨峨九阳门,卫以豹与虎。微微蝼蚁忱,郁郁不得吐。

愁来江上柳条青,渔父狂歌忌独醒。高卧梦回青琐闼,相思人在白楼亭。

柴扉近俯绿杨湾,回首风尘此倦还。老境逼来将白发,宦途尽处是青山。

署门客散无投刺,退院僧高自掩关。只有梦魂难恝处,君恩犹未削朝班。

汉女三千人,一一盼阳春。花开不见日,愁绕翠蛾颦。

君王雨露在一身,那得遍洒东门尘。君不见赵家姊妹玉不如,昭阳乍亲椒殿疏,何况增成班婕妤。

风色静寒塘。寒花庙里初芳。水光无限拍山光。女伴相携信香。

人生何处担情怨。箧里到秋纨扇。回施臂间金钏。归来无语庭院。

谁能采黄葛,逍遥独桑头。黄葛断还生,春风不可留。

烂漫使侬愁。

缥缈双旌向北飞,遥看喜色动庭闱。关中剑佩趋丹扆,天上风云护紫微。

策马帝乡成昼锦,听莺客路换春衣。太原父老应相望,杨柳河桥立夕晖。

绿野新开学士堂,碧山云雾接苍茫。灵椿独秀千冬雪,老凤长栖万仞冈。

肯与郡侯独地主,只教儿子报君王。贪书我亦同关尹,迟暮亲逢李伯阳。

第一人簪第一花,风吹花叶雾鬟斜。看来姿韵超天下,当得临川丽句夸。

绝徼到来曾几日,故山回首已千重。归从旧路常忧雨,去逐春潮却滞风。

拜浪江豚随上下,忘机鸥鸟自西东。偶来识得居夷叟,浮海乘桴兴不穷。

早知花木今无主,不把丰碑累放翁。
从来佛法无多子,利益人天越古今。
棒喝交驰难近傍,信知彻底老婆心。

忆自别君颜,已易一番寒暑。多少别离情况,诉西风寄语。

秋来容易损柔肠,不独黄昏雨。偏是一檠灯影,照相思最苦。

布帆高挂发吴歌,巴陵到时秋思多。凉风渐落君山木,明月正满洞庭波。

丈夫壮游有如此,人生清事能几何?想见题诗搜景物,夜深风雨泣湘娥。

春山有约客重来,云尽高峰面面开。灵洞近窥三岛路,碧霄平筑列仙台。

风烟傲睨人千古,天地苍茫海一杯。乐事可堪追往事,斯文残刻扫莓苔。

若个风姿可肖卿,曾于纸上唤真真。天生媚妩宜留影,宫样梳装更出尘。

难使有情空色相,偏从无语著精神。愿为周昉纤纤笔,粉泽脂香得一亲。

万籁声喧山色深,山居静坐费沉吟。战秋竹作回天势,爱暖葵存向日心。

屠狗早羞为哙伍,缚鸡自笑是淮阴。此身七尺宁无谓,四十功名博一衿。

多病登台今古情,菊花摇荡午凉生。
山前木落石岩出,海上潮来秋渚平。
野兴已随芳草还,归鞭更傍落霞明。
愧无十丈开花句,独卧禅房心自清。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