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
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
古镇城门白碛开,胡兵往往傍沙堆。
巡边使客行应早,欲问平安无使来。
凤林关里水东流,白草黄榆六十秋。
边将皆承主恩泽,无人解道取凉州。
长公天下士,子房安石差相似。弇园美无伍,方丈蓬莱堪比数。
珠帘翚阁白云中,苍峡鱼方绿水通。高张云锦耀日月,披拂玉树吹春风。
岩藏洞复忽欲暝,花扑飞泉路不定。萧瑟峥泓不可言,长吟清啸蛟龙听。
一望烟霞草木深,且耽丘壑不为霖。玄亭寂寂无丝竹,自有泠然山水音。
春宵花月欢为剧,入林酣畅仍浮白。相看尽是饮中仙,何必平泉醒酒石。
惭余落魄久悬鹑,自是嵚崎可笑人。葛彊头白无推择,常伴清游石季伦。
终使揶揄满人口,青蝇白璧亦何有。不能废我啸与歌,熟读离骚痛饮酒。
古来出处随乎时,赤松之游良可师。虽然得意东山卧,无奈苍生有所思。
丈夫磊砢无多嘅,要使身名俱受泰。弇园岁月一杯中,长公心事冥鸿外。
秋水至兮大河溢。金堤决兮流漂疾。田畴泊兮为民忧。鱼鳖肆兮地上游。
谁能治水兮徵兮侯。具畚锸兮万人聚。势悍急兮不可以禦。问河伯兮何所怒。
岁不登兮民且寠。侯精诚兮感神明。赤蛇蜿蜒兮昭瘚灵。奠桂酒兮荐芳馨。
神攸歆兮堤防成。水复故道兮民载宁。天子圣兮地道平。万岁千秋兮扬颂声。
舍舟策杖陟高棱,石道迂回卧古藤。仰望浮屠高十丈,楞伽古刹何宏敞。
如蚁游人塞道来,危级肩摩不容上。逍遥容与度云关,绝顶巍峨耸黛鬟。
极目五湖千里白,浪中历历见青山。垂丝画舫堤边飏,破浪弋船湖上放。
怅惆长风未得乘,苍茫烟水空遥望。斜阳返照彻山隅,万顷烟波入画图。
安得范蠡逢泽畔,扁舟欸乃共归湖。
青騣谁驾代天工,一夜甘霖万井同。岐麦共欣沾化雨,虞弦还喜奏薰风。
硎谷知何处,灰堆尚有灰。六经终不灭,一炬竟先灾。
惨澹阴符出,苍茫赤帝来。至今原上草,秋烧满荒台。
目顾四方,法中之王。将何报德,一杓香汤。
閒从海上游,挂席遵韶石。星驿郁夫容,应有弥须迹。
炉峰耸秀异,龙门湛空碧。中天据南华,四境若完璧。
灵感宝林谶,名重开元额。祥云澹不飞,古桧何翼翼。
象教亘千龄,传灯惟一夕。不饮曹溪水,世尘无由释。
不悟明镜台,本来那可译。师言不二门,至乘无千百。
冥濛恣敖游,舍筏惟所适。悠悠此溪流,天地无与易。
御屏往往题名字,朝路彬彬蔼荐书。天许留中监邸奏,日求补外得堂除。
暂烦龙种司瑶籍,行立鸳班侍玉舆。丙枕或思前夜席,庚邮宁肯后锋车。
毛颖者,中山人也。其先明眎,佐禹治东方土,养万物有功,因封於卯地,死为十二神。尝曰:“吾子孙神明之后,不可与物同,当吐而生。”已而果然。明眎八世孙䨲,世传当殷时居中山,得神仙之术,能匿光使物,窃姮娥、骑蟾蜍入月,其后代遂隐不仕云。居东郭者曰㕙,狡而善走,与韩卢争能,卢不及。卢怒,与宋鹊谋而杀之,醢其家。
秦始皇时,蒙将军恬南伐楚,次中山,将大猎以惧楚。召左右庶长与军尉,以《连山》筮之,得天与人文之兆。筮者贺曰:“今日之获,不角不牙,衣褐之徒,缺口而长须,八窍而趺居,独取其髦,简牍是资。天下其同书,秦其遂兼诸侯乎!”遂猎,围毛氏之族,拔其豪,载颖而归,献俘於章台宫,聚其族而加束缚焉。秦皇帝使恬赐之汤沐,而封诸管城,号曰管城子,日见亲宠任事。
颖为人强记而便敏,自结绳之代以及秦事,无不纂录。阴阳、卜筮、占相、医方、族氏、山经、地志、字书、图画、九流、百家、天人之书,及至浮图、老子、外国之说,皆所详悉。又通於当代之务,官府簿书、巿井贷钱注记,惟上所使。自秦皇帝及太子扶苏、胡亥、丞相斯、中车府令高,下及国人,无不爱重。又善随人意,正直、邪曲、巧拙,一随其人;虽见废弃,终默不泄。惟不喜武士,然见请,亦时往。累拜中书令,与上益狎,上尝呼为“中书君”。上亲决事,以衡石自程,虽宫人不得立左右,独颖与执烛者常侍,上休方罢。颖与绛人陈玄、弘农陶泓,及会稽褚先生友善,相推致,其出处必偕。上召颖,三人者不待诏,辄俱往,上未尝怪焉。
后因进见,上将有任使,拂拭之,因免冠谢。上见其发秃,又所摹画不能称上意。上嘻笑曰:“中书君老而秃,不任吾用。吾尝谓中书君,君今不中书邪?”对曰:“臣所谓尽心者。”因不复召,归封邑,终於管城。其子孙甚多,散处中国、夷狄,皆冒管城,惟居中山者,能继父祖业。
太史公曰:毛氏有两族。其一姬姓,文王之子,封於毛,所谓鲁、卫、毛、聃者也。战国时,有毛公、毛遂。独中山之族,不知其本所出,子孙最为蕃昌。《春秋》之成,见绝於孔子,而非其罪。及蒙将军拔中山之豪,始皇封诸管城,世遂有名,而姬姓之毛无闻。颖始以俘见,卒见任使。秦之灭诸侯,颖与有功,赏不酬劳,以老见疏,秦真少恩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