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卮如雪溶溶白。卮酒还同色。水云影里叩船舷。
无情月也解相怜。为人圆。
垆头肯叩鹴裘否。归取文君酒。碧桃花下醉摩娑。
秦筝赵瑟倚声歌。乐谁多。
二老同归一老回,渔竿马首共徘徊。已知义士应扶去,何事先君未葬来。
五色依然过眼迷,常时文彩映玻瓈。谁能灭没空骊牡,又是连蜷赋彩霓。
七里滩摇江月冷,四明山压海天低。自惭未得为知己,临别新诗亦漫题。
天然元不作,清水出芙蓉。自挹瀛洲秀,因思太华峰。
神清天所降,根净地攸钟。若就观莲赋,名书必蔡邕。
楼畔犹馀金谷恨。十斛量珠,买得香魂醒。吹水差差添碧晕。
苔痕浸入菱花镜。
帘外东风凭扫径。拾翠相邀,休误寻芳信。一掬盈盈谁与赠。
缀钗飞上轻蝉鬓。
送别仍南浦。黯消魂、春波渺渺,飞花无数。绿遍天涯芳草色,迷却来时旧路。
空凝睇、关河修阻。云水千重山万叠。便模糊、梦影寻还误。
情脉脉,敢轻诉。
药阑红瘦春光暮。倚东风、玉杯谁赏,绮琴谁抚。闲煞窗前青玉案,静掩碧纱如雾。
重爇取、博山炉火。密绪缠绵缄尺楮。押银泥、小印重重护。
拈旧韵,写幽愫。
花落春归可奈何,白头清泪几滂沱。缌山不是西州路,敢作羊昙醉后过。
曷(盍)尝观于富人之稼乎?其田美而多,其食足而有余。其田美而多,则可以更休,而地力得全;其食足而有余,则种之常不后时,而敛之常及其熟。故富人之稼常美,少秕而多实,久藏而不腐。
今吾十口之家,而共百亩之田。寸寸而取之,日夜以望之,锄、铚 、耰、艾,相寻于其上者如鱼鳞,而地力竭矣。种之常不及时,而敛之常不待其熟。此岂能复有美稼哉?
古之人,其才非有以大过今之人也。平居所以自养而不敢轻用,以待其成者,闵闵焉,如婴儿之望之长也。弱者养之,以至于刚;虚者养之,以至于充。三十而后仕,五十而后爵。信于久屈之中,而用于至足之后;流于既溢之余,而发于持满之末。此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而今之君子所以不及也。
吾少也有志于学,不幸而早得与吾子同年,吾子之得,亦不可谓不早也。吾今虽欲自以为不足,而众已妄推之矣。呜呼!吾子其去此,而务学也哉!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吾告子止于此矣。
子归过京师而问焉,有曰辙、子由者,吾弟也,其亦以是语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