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廉自我非泉致,刺史诗篇万古新。展卷萧然袍笏在,世间多少负惭人。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相别翻怜相见时,碧桃开尽桂花枝。光阴如许成虚掷,世故摧人总不知。
云路不须朱绂去,归帆且得綵衣随。岚山风景濂溪近,此去还应自得师。
罗绮如烟粉作丘,青娥国里小诸侯。河阳不敢谈花事,只是天堂见亦羞。
一身真可系危安,垂死威仪尚汉官;魂返黄垆应化碧,颜留青史即还丹。
千秋共惜遗金鉴,十载何惭戴铁冠。也识公归箕尾上,定依日月倍芒寒。
去年舣棹淘金驿,满目苍筠与绛桃。惆怅交游总泉下,独思江浦有于皋。
飞阁层空坐榻深,百年拄杖此登临。江门秋水来天地,庐阜春云自古今。
鱼鸟忽惊今日意,江山空忆往年心。不堪吟罢更回首,满眼风尘半夕阴。
潮中才子旧知名,挟册翩翩赴上京。学探渊源单卖椟,官依桑梓亦登瀛。
岭云端为琴书润,旅况兼无簿牒萦。莫羡苏湖擅桃李,琼台元是粤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