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蟾光满,弄馀辉、冷浸江梅无力。缓引柔条浮素蕊,横在闲窗虚壁。
染纸挥毫,粉涂墨晕,不似今端的。天然造化,别是一般,清瘦踪迹。
今夜翠葆堂深,梦回风定,因月才相识。先自离愁,那更被、晓角残更催逼。
曙色将分,轻阴移尽,过眼难寻觅。江南图上,画工应为描得。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昨夜东风嚇,江花浮皓魄。晨越披衣眺,回飙荡扫辟。
周道不可见,独馀寒山积。幽涧冽孤清,碧峰澹虚莫。
艳质远尘纷,冰心聊自惜。岂不向朱门,庭多车马迹。
泥泞滓素贞,驱除难假借。所以守深藏,独往辞炎赫。
终当随阳春,飞洒玉阶白。一点下殿衣,明王欣瑞泽。
葭苇茫茫白草肥,汉家屯戍在渠犁。阳关望尽蒲昌海,都护时将汉节西。
愁烟苦雾锁春光,谁遣边城有艳阳。珍重故人相赠意,可无佳句为平章。
环环磴屡折,剡剡峰争回。木阴与石浃,梅花抱泉开。
长思黄沙好,每待春雪来。阳和发坤厚,寒霙失贞材。
引云贾馀勇,阴飙行新媒。重成一川雪,步步当徘徊。
杉竹悬明冰,琚玙递清哀。丛石动溪响,叫吭出林隈。
含欣耦孤策,迎赏刓苍苔。夙昔多亲友,兹焉起余怀。
痴痴兀兀,乖乖厓厓。水乳和同,肝胆楚越。共倚阑干舒笑眼,四山松桂动秋风。
客游九龙冈,道出白虎岭。拄杖谙独登,煎茶汲僧井。
歌客寡俦匹,历览思弥耿。昆礏抵乌鹊,燕金掷蛙黾。
差将第一义,喻彼山下矿。坡公诗家豪,性具佛勇猛。
山川与笔力,神鬼助奔骋。搜冥百怪穷,吊冢孤鹤哽。
宁容沟浍雨,汪洋敌千顷。情深事偶从,魂在骨未冷。
寒泉兼古木,笼络归隽永。盘陀延小酌,反照藉馀景。
誓须浮海航,回望孤塔影。名不系除书,山林恣参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