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出城西门,言登葛君墓。葛君生世时,声光盛流布。
那知百年内,倏忽草头露。遗骸委空山,风雨谁一顾。
寒月照玄堂,荒蒿断行路。谁应识君来,惟有青松树。
见树不见人,青松乃坚固。乃知人易彫,独以婴情故。
鉴此念前人,云胡复悲慕。惊风西北来,肃然动情愫。
扬杯谢诸公,愿言保迟暮。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七日山中已烂柯,岂期再为道人过?年来鹤驭经多少,纵有无终奈尔何!
匹马翩翩不可留,垂杨醉色满神州。千年词赋人游洛,十月关山雪满裘。
翠壁天开中岳色,黄龙日抱大河流。知君万里中原思,不到长安旧酒楼。
撮许贼,何能为,官家更劝杀一围。平阳城头贼锋挫,美人不来城不破。
严兵何纷纷,头鼓何喧喧,美人一呼官家奔。官家奔,亦何往。
君不见马上徒膺祎翟荣,车前已作降王长。
酸然软雨吹空濛,忽挂万丈横霄虹,阴晴回互倏翕中。
由来天意不可测,惜哉庶物终鞠穷。
日暮天寒白雪频,扁舟夜半未归人。想因不尽山阴兴,留向丹青入梦清。
矫矫廉泉公,有子令公迪。读书达事体,意远文且质。
余兹何幸焉,得与共宪职。但愿君侯心,敬慎恒若一。
窜迹青门学邵郎,风吹瓜瓞扑衣香。道人休认安期枣,勃发还疑是马湘。
偶向九山湖水滨,净光塔院正相邻。荷花脚白无垢腻,却踏淤泥幻此身。
令节重遨游,分镳应綵毬。骖驔回上苑,蹀躞绕通沟。
影就红尘没,光随赭汗流。赏阑清景暮,歌舞乐时休。
黄芦瑟瑟送扁舟,千里江天一叶浮。山影忽随云气涌,浪花寒迸月光流。
宫亭接食传神鸟,沙渚随波浴野鸥。此际篷窗舒远眺,匡庐真面已全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