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丽质绝尘埃,肯把胭脂漫污腮。幸有清香过于雪,对人何止白皑皑。
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
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而正”也。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所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也。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所谓交相问难(nàn),审问而明辨之也。《书》不云乎?“好问则裕。”孟子论:“求放心”,而并称曰“学问之道”,学即继以问也。子思言“尊德性”,而归于“道问学”,问且先于学也。
古之人虚中乐善,不择事而问焉,不择人而问焉,取其有益于身而已。是故狂夫之言,圣人择之,刍荛(ráo)之微,先民询之,舜以天子而询于匹夫,以大知而察及迩言,非苟为谦,诚取善之弘也。三代而下,有学而无问,朋友之交,至于劝善规过足矣,其以义理相咨访,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况流俗乎?
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学有未达,强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不如己者,轻之而不屑问焉;等于己者,狎xiá之而不甘问焉,如是,则天下几无可问之人。人不足服矣,事无可疑矣,此唯师心自用耳。夫自用,其小者也;自知其陋而谨护其失,宁使学终不进,不欲虚以下人,此为害于心术者大,而蹈之者常十之八九。
不然,则所问非所学焉:询天下之异文鄙事以快言论;甚且心之所已明者,问之人以试其能,事之至难解者,问之人以穷其短。而非是者,虽有切于身心性命之事,可以收取善之益,求一屈己焉而不可得也。嗟乎!学之所以不能几(jī)于古者,非此之由乎?
且夫不好问者,由心不能虚也;心之不虚,由好学之不诚也。亦非不潜心专力之故,其学非古人之学,其好亦非古人之好也,不能问宜也。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圣人所不知,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也;愚人之所能,未必非圣人之所不能也。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然则问可少耶?《周礼》,外朝以询万民,国之政事尚问及庶人,是故贵可以问贱,贤可以问不肖,而老可以问幼,唯道之所成而已矣。
孔文子不耻下问,夫子贤之。古人以问为美德,而并不见其有可耻也,后之君子反争以问为耻,然则古人所深耻者,后世且行之而不以为耻者多矣,悲夫!
畴昔三洪并,声名四海知。灵光一老在,鸑鷟九成仪。
近有同朝喜,今无远室思。双瞻最良誉,合瑞圣明时。
将谓投閒乐有馀,已闻丹诰送新除。灾祥自古由天降,忠直从来与世疏。
治狱我惭于定国,济时公类马相如。太湖一阻三年别,淮水朝宗好寄书。
南都歌舞动云霄,回首燕台王气遥。燕颔何年驰铁马,羊头此日总金貂。
霓旌小苑明秋月,锦缆长江泛暮潮。龙虎亲军三十万,登坛空想霍嫖姚。
上帝有时醉,忠孝无古今。是故晓天道,不若敦人伦。
寄谢令狐潮,天人匪条分。人伦君未识,安知天地心。
寂寥军令严,试看雷将军。面门矢猬集,屹然如木人。
先是玄元庙,痛哭率吏民。束蒿灌以脂,投之绝攀登。
大小三百战,带甲馀六旬。矢尽随取携,藁人夜缒城。
贼笑不设备,死士斫其营。雍邱既已全,睢阳虚左迎。
远请为公守,公为远将兵。合围月晕然,战苦云何深。
饮血复裹疮,不鸣卷旆钲。兵自识将意,将亦识士情。
茶纸聊同餐,枵腹无脱巾。壮哉鼠与雀,微躯酬国恩。
爱马雷电姿,爱妾冰雪魂。愿解壮士饥,化为一杯羹。
城陷辄死之,不负八尺身。阳阳等平常,须髯磔如神。
当其苦守时,尺寸殊斤斤。蚍蜉蚁子微,援绝谁见存。
犬胡日以滋,奚啻百万群。鲠其喉与牙,搏食无繇因。
蔽遮江淮间,转运资中兴。三日相公至,十日陈留平。
天畀完节焉,生死何足云。尔时颜太保,又一张中丞。
生骂牧羊奴,如狗狗不狺。死当为厉鬼,杀贼报圣明。
握拳直透爪,齧齿几穿龈。常山暨我公,千古犹并称。
何物王承业,亦复同进明。拥兵利城陷,觊窃其功名。
此辈抑何多,豺痕被冠缨。告急于临淮,漠然置罔闻。
围城饿月馀,独食义不能。因拔所佩刀,断指鲜血淋。
一座皆感激,泣下纷沾襟。贼破誓移师,矢著浮图层。
慷慨好男儿,呜呼南霁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