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南国足风埃,锦绣湖山得再来。醉里不知人世改,更从云气望蓬莱。
有自岳阳至者,以滕侯之书、洞庭之图来告曰:“愿有所记。”予发书按图,自岳阳门西距金鸡之右,其外隐然隆高以长者,曰偃虹堤。问其作而名者,曰:“吾滕侯之所为也。”问其所以作之利害,曰:“洞庭天下之至险,而岳阳,荆、潭、黔、蜀四会之冲也。昔舟之往来湖中者,至无所寓,则皆泊南津,其有事于州者远且劳,而又常有风波之恐,覆溺之虞。今舟之至者皆泊堤下,有事于州者,近而且无患。”问其大小之制,用人之力,曰:“长一千尺,高三十尺,厚加二尺,而杀其上得厚三分之二,用民力万有五千五百工,而不逾时以成。”问其始作之谋,曰:“州以事上转运使,转运使择其吏之能者行视可否,凡三反复,而又上于朝廷,决之三司,然后曰可,而皆不能易吾侯之议也。”曰:“此君子之作也,可以书矣。”
盖虑于民也深,则其谋始也精,故能用力少而为功多。夫以百步之堤,御天下至险不测之虞,惠其民而及于荆、潭、黔、蜀,凡往来湖中,无远迩之人皆蒙其利焉。且岳阳四会之冲,舟之来而止者,日凡有几!使堤土石幸久不朽,则滕侯之惠利于人物,可以数计哉?夫事不患于不成,而患于易坏。盖作者未始不欲其久存,而继者常至于殆废。自古贤智之士,为其民捍患兴利,其遗迹往往而在。使其继者皆如始作之心,则民到于今受其赐,天下岂有遗利乎?此滕侯之所以虑,而欲有纪于后也。
滕侯志大材高,名闻当世。方朝廷用兵急人之时,尝显用之。而功未及就,退守一州,无所用心,略施其余,以利及物。夫虑熟谋审,力不劳而功倍,作事可以为后法,一宜书。不苟一时之誉,思为利于无穷,而告来者不以废,二宜书。岳之民人与湖中之往来者,皆欲为滕侯纪,三宜书。以三宜书不可以不书,乃为之书。
庆历六年某月某日记。
岁何可守乃守岁,老大尚为儿女事。岁去重关不能闭,岁何须饯乃饯岁。
一尊甫陈重感至,醒眼闷看司命醉。平生媚灶苦不工,坐令三十弥困穷。
何人设祀黄羊丰,家拥金穴身三公。仰天愁睇青濛濛,但见斗柄春回东。
玉骢嘶,油壁待。情似连环,情似连环解。握手临歧分手快。
絮语丁宁,絮语丁宁再。
掩离觞,拈宝带。欲决归期,欲决归期改。梦里寻君何处在。
楼外青山,楼外青山外。
宴坐北堂上,秋宇何清凉。客心殊不乐,起视夜未央。
新月鉴空轩,列宿烂成行。熠耀飞中庭,莎鸡号东厢。
仰见孤鸣雁,噭噭天南翔。屣履步阶除,啸咤以慨慷。
少壮弄文史,思登君子堂。青阳忽不待,玄发亦已苍。
百川正东流,大海何泱泱。寒暑相迁次,日月互匿藏。
年命非金石,荣耀安得长。自非不朽图,何以播馀芳。
抱兹千岁忧,俯仰中情伤。
阳灵仙馆翠云端,竹殿清斋礼泰坛。阁道霓旌陈虎豹,宫门羽仗簇鸳鸾。
亲军竞带千金剑,御马齐笼七宝鞍。总为天光依较近,温泉午夜不知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