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赵氏求救于齐,齐曰:“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太后不肯,大臣强谏。太后明谓左右:“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
左师触龙言愿见太后。太后盛气而揖之。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窃自恕,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故愿望见太后。”太后曰:“老妇恃辇而行。”曰:“日食饮得无衰乎?”曰:“恃粥耳。”曰:“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少益耆食,和于身。”太后曰:“老妇不能。”太后之色少解。
左师公曰:“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而臣衰,窃爱怜之。愿令得补黑衣之数,以卫王宫。没死以闻。”太后曰:“敬诺。年几何矣?”对曰:“十五岁矣。虽少,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太后曰:“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对曰:“甚于妇人。”太后笑曰:“妇人异甚。”对曰:“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曰:“君过矣!不若长安君之甚。”左师公曰:“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祝曰:‘必勿使反。’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太后曰:“然。”
左师公曰:“今三世以前,至于赵之为赵,赵王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曰:“无有。”曰:“微独赵,诸侯有在者乎?”曰:“老妇不闻也。”“此其近者祸及身,远者及其子孙。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多予之重器,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太后曰:“诺,恣君之所使之。”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齐兵乃出。
子义闻之曰:“人主之子也、骨肉之亲也,犹不能恃无功之尊、无劳之奉,而守金玉之重也,而况人臣乎。”
贵主亭台,真妃环佩,月中凤吹悠悠。占人间天上,两处风流。
一自彩鸾齐跨,双携手、玉宇琼楼。咸阳树,宫娥怅望,仙驭难留。
回眸。人民都换,望渭水秦川,顿惹閒愁。叹重关百二,废苑成秋。
千载鲍鱼孙子,沙邱路、大药难求。逌然啸,青天碧海,夜夜清讴。
琴鹤扁舟晓解携,春风江郭暗棠梨。千家霖雨邦人在,一道冰霜宪节西。
奉国已知行莫止,恋恩无奈喜还啼。平生志操夔皋是,槐棘堂堂次第跻。
黄河冲决淮河荡,白马湖中千尺浪。淮阳城郭云气中,远近田庐水光上。
人行九陌皆流水,螺蚌纷纷满城市。筑岸防堤急索夫,里中徭役齐追呼。
富家出钱贫出力,触热忍饥不得食。十日筑成五尺土,明日崩开十丈五。
峭壁悬崖外,幽人此问奇。丹黄秋更老,苍翠晚偏宜。
携屐高吟处,扶筇小立时。螺鬟凉雨瘦,鸦背夕阳迟。
暮霭开生面,遥岚灿列眉。苔深留点缀,藤古衬迷离。
淡冶春容换,微茫暝色移。豪情怀伯纪,重和幔亭诗。
马色渡河秋,萧萧向德州。江淮今罢运,冯李昔潜谋。
久重平原守,闲看鬲水流。羁愁不成梦,那更听齐讴。
漂泊天南久。讯征鸿,故人何似,别时诗瘦。为说蓼莪初废咏,血渍夜台应透。
料鸡骨、那堪长守。急趁归航相慰藉,素车迟,不及飙轮骤。
空饮恨,范张友。
招邀尚记黄花候。镇流连,蒲帆夜月,竹窗清昼。吟到伤心千古曲,清泪一时盈袖。
更齿冷、蝇营狗苟。我有新诗君未见,尽长歌,骂座还闻否。
弦已断,臆难剖。
皇天分四时,寒暑代翕张。折胶与流金,民生以为常。
伊坎离何神,为帝司一方。如何纵孽鬼,乘时盗阴阳。
睢盱四五辈,欻东西跳踉。诡秘各有名,为人作炎凉。
或燔以炬火,或吹以鞴囊。初噤如立雪,俄赫如探汤。
炎洲抵阴壑,那得在一床。阏伯追实沈,左右分寇攘。
须臾异冬春,裘扇安可当。番休数汗粟,冰炭沸我肠。
怫郁不自聊,灾疢未渠央。非针艾所及,区区事祈禳。
牺牲一物无,祝祠甚荒唐。殷勤谢众鬼,汝计诚未良。
汝利在呕泄,藜苋焉足尝。我贫乏钱财,调汝徒披猖。
来汝岂不闻,儒生类强梁。子美虽老瘦,腼颜事新妆。
退之稍奸黠,百药更臭香。身病易语言,咄咄多谤伤。
吾将援此例,勉作新诗章。诗以荣汝归,自可捐糗粮。
资送于汝足,此外何所望。汝也宁不惭,急急去我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