忒惺忪、一场花梦,和春蓦地来去。斜阳本是销魂物,红到曲阑芳树。
留不住,觉过眼韶华、空色都无据。恼人情绪。只幅幅生绡,亭亭倩影,添写断肠句。
天涯路,惆怅绿阴如许。不知香冢何处。朝云诵偈坡仙老,一种伤心谁与。
频听取。有几个黄昏、几阵垂帘雨。离愁万缕。更锦瑟重调,玉环再见,已作隔生侣。
七夕相逢说牛女,晋魏以来传乐府。金冠玉帔照灵河,不见此身闻此语。
何如当日两神仙,空中一别五千年。五龙驾车各异色,万里乘云来九天。
麻姑女子十八九,青丝作髻爪为手。擗麟荐酒进行厨,撒米成沙只回肘。
为言东海将扬尘,蓬莱水浅无升斗。蔡经得道心尚凡,背痒自速方平鞭。
上界真仙足官府,牛女之说真茫然。綵楼对月谁家倩,更就天孙乞针线。
何不苦学麻姑仙,养取红颜如玉烂。
腻蘤金英扑,纤莛玉段抽。萱如解荣悴,争合自忘忧。
竹似贤,何哉?竹本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以体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之,为庭实焉。
贞元十九年春,居易以拔萃选及第,授校书郎,始于长安求假居处,得常乐里故关相国私第之东亭而处之。明日,履及于亭之东南隅,见丛竹于斯,枝叶殄瘁,无声无色。询于关氏之老,则曰:此相国之手植者。自相国捐馆,他人假居,由是筐篚者斩焉,彗帚者刈焉,刑余之材,长无寻焉,数无百焉。又有凡草木杂生其中,菶茸荟郁,有无竹之心焉。居易惜其尝经长者之手,而见贱俗人之目,剪弃若是,本性犹存。乃芟蘙荟,除粪壤,疏其间,封其下,不终日而毕。于是日出有清阴,风来有清声。依依然,欣欣然,若有情于感遇也。
嗟乎!竹植物也,于人何有哉?以其有似于贤而人爱惜之,封植之,况其真贤者乎?然则竹之于草木,犹贤之于众庶。呜呼!竹不能自异,唯人异之。贤不能自异,唯用贤者异之。故作《养竹记》,书于亭之壁,以贻其后之居斯者,亦欲以闻于今之用贤者云。
出异归同禹与颜,未分黄阁与青山。事机爽忽秋毫上,聊验天心语默间。
风波亭上白日黑,三字狱成碧血碧。千秋冤愤谁见之,惟有凌霜一株柏。
柏之生也精气横,柏之死也英风鸣。公生亦生死亦死,如公者死将焉生。
柏既不能将身作弓弩,随公直捣黄龙府。又不能化为宝剑如吴钩,出匣径斩奸臣头。
且不能效隗顺一狱卒,手捧公尸瘗岩樾。惟此盘屈尘沙中,日对南冠泣秋月。
岁岁磨鍊风霜姿,青铜为皮铁为骨。黄天荡里杀气摧,朱仙镇上悲声哀。
施全已死背嵬殉,眼见宋室成蒿莱。露叶风枝气郁勃,劲节棱棱谁与夺。
纵有日暄雨润时,天地精华不能活。公也与柏原殊形,柏也与公为一身。
柏死取其义,公死全其仁。丹心孤干不共劫火没,要使天下万世知其真。
尽忠四字公镌背,精忠二字柏堪配。今日见柏如见公,泣下多于赭衣辈。
吁嗟乎!古今正气乾坤中,圣贤与物无不同。君不见西湖墓上落日暗,南枝肃肃生寒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