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曰宜人,光汝于武。笃生令子,为予哲辅。
汝翟汝茀,汝翣乃舆。玼兮流瑱,佩环锵如。
宜人曰吁,昔余天是弃。顾谓大夫,惟余诞弥。尔岂不偕逝,不康禋祀。
惟余甘荼,勤力夙莫。禔禔厥躬,以怙存者。濯濯厥肝,毋恧原土。
惟余与汝,念兹初艰。毋枳于衢,毋家于官。曷不临履,靖共塞渊。
金拜稽首,夙莫祗服。惟帝温纶,如丹如雘。顾惟母训,如石如药。
既肃于公,言省其私。酌彼金罍,以颂维祺。
晰尔毋■,鬒尔毋丝。何以申之,绳绳孙枝。
载崇厥堂,言树之柏。何以表之,维霜维雪。
载荣厥庭,言树之梓。何以袭之,维桃与李。
猗欤宜人,家人是宜。岂惟家人之宜,惟大夫是仪。
毖哉大夫,宜人是效。岂惟宜人之效,亦惟先子是耀。
牧大和三年,佐故吏部沈公江西幕,好好年十三,始以善歌舞来乐籍中。后一岁,公移镇宣城,复置好好于宣城籍中。后二岁,为沈著作以双鬟纳之。后二岁,于洛阳东城重睹好好,感旧伤怀,故题诗赠之。
君为豫章姝,十三才有余。
翠茁凤生尾,丹脸莲含跗。
高阁倚天半,章江联碧虚。
此地试君唱,特使华筵铺。
主公顾四座,始讶来踟蹰。
吴娃起引赞,低回映长裾。
双鬟可高下,才过青罗襦。
盼盼乍垂袖,一声雏凤呼。
繁弦迸关纽,塞管裂圆芦。
众音不能逐,袅袅穿云衢。
主公再三叹,谓言天下殊。
赠之天马锦,副以水犀梳。
龙沙看秋浪,明月游东湖。
自此每相见,三日已为疏。
玉质随月满,艳态逐春舒。
绛唇渐轻巧,云步转虚徐。
旌旆忽东下,笙歌随舳舻。
霜凋谢楼树,沙暖句溪蒲。
身外任尘土,樽前且欢娱。
飘然集仙客,讽赋欺相如。
聘之碧瑶佩,载以紫云车。
洞闭水声远,月高蟾影孤。
尔来未几岁,散尽高阳徒。
洛城重相见,婥婥为当垆。
怪我苦何事,少年垂白须。
朋游今在否,落拓更能无?
门馆恸哭后,水云愁景初。
斜日挂衰柳,凉风生座隅。
洒尽满襟泪,短歌聊一书。
乌洲在桥北,我仆云路迂。语仆尔何知,彼有高士庐。
问樵得处所,林樾尤扶疏。脩竹仅万个,古梅非一株。
小畦植蔬果,复有沼可渔。下马式篱藩,摄袂循庭除。
不闻鸡犬声,茶烟起庖厨。伊人道义富,岂比山泽臞。
萧然蓬蒿中,尚友泗与洙。古来连云第,翕赫众竞趋。
渐台暨郿坞,变灭才须臾。圣门不朽事,乃属陋巷儒。
愿君长保此,是亦颜之徒。
鸳被宽裁绣越罗,莲枝花样锦团窠。误教侍女熏龙脑,摺向闲床一月多。
君不见二牢山下狮子峰,海波万里家鱼龙。金鸡一唱火轮出,晓色下瞰扶桑宫。
槲林叶老霜风急,雪浪如山半空立。贝阙轩腾水伯居,琼瑰喷薄鲛人泣。
长镵白柄光芒寒,一苇去横烟雾间。峰峦百叠破螺甲,宫室四面开蚝山。
碎身粉骨成何事,口腹之珍乃吾祟。郡曹受赏虽一言,国史收痂岂非罪。
筠篮一一千里来,百金一笑收羹材。色新欲透玛瑙盌,味胜可挹葡萄醅。
饮客醉颊浮春红,金盘旋觉放箸空。齿牙寒光漱明月,胸臆秀气喷长虹。
平生浪说江瑶柱,大嚼从今不论数。我老安能汗漫游,买船欲访渔郎去。
客子下水船,幽士登山屐。二事莫与谋,聊复尽此日。
山房富薪水,泥墐仍纸羃。沈痾快一洗,清吹生两腋。
徐岩旧所访,举步能历历。树树虽剪伐,苔藓更襞积。
盖可买以居,惜哉无巨力。旁谁斫幽径,复道精庐立。
新亭踞其上,远水山四壁。骤来落日挂,忽去昏鸦集。
不惟我友俱,携子仍弟侄。民生固常苦,此适未易得。
物役不可留,溪流还汰击。
师门北望暮天低,一抹炊烟染树齐。赖有盐车太行骥,载将衣钵到河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