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芥塘佛祠

壁间得魏湘、毕平仲、张士宗回所留字,皆吾故人也。


青青麰麦欲抽芒,浩荡东风晚更狂。

微径断桥寻古寺,短篱高树隔横塘。

开门未扫杨花雨,待晚先烧柏子香。

底许暂忘行役倦,故人题字满长廊。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大麦青青正要抽芒,入夜东风掀起衣裳。

沿着小路,跨过断桥。寻找古寺,短篱边,高树下,门前横着池塘。

满地杨花未识迎宾礼节,殷勤寺主忙着煮茗焚香。

禅院清幽我已忘怀日间劳顿,清晨话别忽见故人题字满长廊。

注释

芥(jiè)塘:在历阳,今安徽和县。

麰(móu):大麦。

微径:小路。

短篱高树隔横塘:隔着横塘已看见了在高树下有短篱围着的古寺。

杨花:即柳絮,絮状,白色,飘落时如雨雪。

待晚:将到晚上。

柏(bǎi)子香:柏子做成的香。

底许:几许,多少。

行役:这里指旅行。

赏析

  这首诗层次分明。首联写游佛祠的时间,这是春天一个黄昏。颔联写佛祠的外观,在断桥边的树林下,有短篱围着。颈联写进祠门后所见情景。尾联点出诗序所叙之意。这首诗虚实隐显,巧于安排,读来又浑然一气,毫不见雕琢之迹。

  全诗可分“寻宿”和“投宿”两部分。前四句写寻宿。诗人从麦田着笔,一则是借大麦抽芒点明春末的物候,二则也暗示了自己在外求宿之由。当时诗人正“之官历阳石迹戍,日从事田野间”,以阅田为务,并非随兴所至的游览观光,这就和下文所说的“行役”暗相呼应,第二句写风势之大,此处的“晚”不是指日暮时分,当作晚春、暮春解,否则,与下文写天日的“待晚”,就不能契合了。贺铸此诗,正作于暮春三月间。欧阳修《蝶恋花》词“雨横风狂三月暮”,亦以“狂”字形容三月时的风势。诗人既已阅田事毕,风尘仆仆,故欲求一块清静地方栖息,由此引出下面的“寻寺”之行。

  诗人写“寻寺”的过程仅用了两个画面。前一个画面是“微径断桥”,以蜿蜒曲折的羊肠小道和断折不通的桥梁,把人们引进一个僻静冷落、略带荒凉感的幽深境界。环境之荒芜深僻,羁旅之寂寞疲困,尽在不语之中。正当道路不明、方向莫辨之际,前面却现出一个“短篱高树”的处所来:那池塘对面,竹篱丛中的院落,便是佛祠的所在地了。两个画面不但表现了空间的移动,而且连行人在征途中的心理变化也依稀可辨。前一句用一“微”一“断”,突出了主人公置身于人烟稀少的陌生地域中,那种惘然若失空无所依的意绪;后一句用一“短”一“高”,暗示了错落有致的人工布置和安排,给人以柳暗花明的感觉。“短篱”非粉垣高墙,仍带山野风味;而“隔横塘”则又可见泉石萦回之势。

  诗的后四句写“投宿”。诗人按入寺过程写来,层次井然:先写进入庭院,见满地堆积着飘落的杨花;次写走进祠殿:看寺僧点燃夜香;末写转至殿后的长廊,意外地发现了故人的题字。落花未扫,寺僧燃香,处处透出寺院所特有的清幽意趣。值得注意的是,在写投宿的过程中,还有人物的活动,除了行人之外,就是迎客的寺僧。诗中说“开门”,也就是是推门而入,其间已含宾主间一呼一应的意思在内。于是紧接着的“未扫”、“先烧”,就不止是写来客的所见,而实在是暗写主人殷勤待客的情意。寺僧原不料会有不速之客来到这幽僻的所在,因未及洒扫庭院而深致歉意;为了便于来客早些安息,故天色未晚就焚香净室。主人待客的殷殷情意,于此跃然纸上。在寂寞与困顿之中,诗人意外地得到温暖,但更意外的,是诗人还在这里发现了老朋友的题字,更令他感到欣慰。诗人的感情于此达到高潮。《庄子·徐无鬼》说:“夫逃虚空者,……闻人足音趁然而喜矣。又况昆弟亲戚之謦欬其侧者乎?”见到故人题字,如亲身与其会面。于是旅途的风尘、仕途失意,此刻都消融了。

创作背景

诗人自注:“庚午三月赋”。由此可知这首诗是元祐五年(1090年)三月,作者夜宿佛寺时所写下的一首纪游诗。

贺铸
  贺铸(1052~1125) 北宋词人。字方回,号庆湖遗老。汉族,卫州(今河南卫辉)人。宋太祖贺皇后族孙,所娶亦宗室之女。自称远祖本居山阴,是唐贺知章后裔,以知章居庆湖(即镜湖),故自号庆湖遗老。
  猜你喜欢
千官奉职衮龙垂,旅卧淮阳鬓日衰。三月已乖棠树政,
二年空负竹林期。楼侵白浪风来远,城抱丹岩日到迟。
长欲挂帆君莫笑,越禽花晚梦南枝。
海隅布政惭期月,江上沾巾愧万人。休按簿书惩黠吏,
未齐风俗昧良臣。壶冰自洁中无玷,镜水非求下见鳞。
清夜佛宫观色相,却归前老更前身。
独自上层楼,楼外青山远。望以斜阳欲尽时,不见西飞雁。
独自下层楼,楼下蛩声怨。待到黄昏月上时,依旧柔肠断。
诗文虽两途,理义归乎一。
凤骚凡几变,晚唐诸子出。
本朝师古学,六经为世用。
诸公相羽翼,文章还正统。
晦翁讲道馀,高吟复超绝。
巽岩许其诗,凤凰飞处别。

夷陵至?䏰,复岭苦丝乱。初程尚勇往,少日还委顿。

安得长剑挥,尽铲叠嶂断。虽云北山愚,聊快南溟运。

此意竟萧索,劳歌谩凄曼。日日望平陆,念念到彼岸。

人言束马险,但欠蟠龙峻。摧颓强弩末,黾勉焚舟战。

譬如已偿逋,犹有未折券。山根治晓装,峰顶寄朝饭。

稍脱蚓瘴染,还探虎窠玩。性命乃可忧,筋力何足算。

一戈探虎穴,万里到龙湖。原上千花雨,湖边百草埔。

分曹驱鹿豕,犄角困獐狐。野女妍堆髻,山獠醉倒壶。

气清消雾冷,路险迫云衢。虎帐风霆肃,龙旂日月舒。

芟除尽荆棘,雨交鉴湖娱。

结驷鸣镳出帝城,蓟门春尽客心惊。千行绿树垂车盖,百尺黄尘拥旆旌。

负弩何须烦县令,乘轺差不误书生。浮云漠漠迷乡国,怅望长途落日明。

一死沙丘地遂分,鲍鱼遗臭不堪闻。江南王气金难厌,圯上兵书火未焚。

荒诞海船徐市药,缺讹山石李斯文。只今惟有长城在,阅尽神州几姓君?

轩相推风后,周官重夏卿。庙谋能允迪,韬略又纵横。
吉日四黄马,宣王六月兵。拟清鸡鹿塞,先指朔方城。
列将怀威抚,匈奴畏盛名。去当推毂送,来伫出郊迎。
绝漠蓬将断,华筵槿正荣。壮心看舞剑,别绪应悬旌。
睿锡承优旨,乾文复宠行。暂劳期永逸,赫矣振天声。

交趾小蛮夷,去国将万里。土产无异物,其人状如鬼。

湿热生瘴气,疾者无不死。天兵虽南征,弃之良有以。

往年鄂州省,绥靖失其理。交驰赤白囊,来告犯边鄙。

遣人觇虚实,在廷孰可使。矫矫刘将军,一旦备行李。

有才兼文武,不但善弧矢。深入险恶地,限敌才一水。

介者数百人,视之若蝼蚁。移文至其国,诘问事终始。

指摘中利害,文辞更深美。报书礼甚恭,敝邑何敢尔。

疆吏争怨隙,搆煽乃为此。贿赂却勿受,足以振纲纪。

威声闻远方,一边祸为弭。国家方全盛,武备不可弛。

如此将帅才,宜歌宿卫士。

月破轻云天淡注,夜悄花无语。莫听《阳关》牵离绪。拚酩酊花深处。
明日江郊芳草路,春逐行人去。不似酴醾开独步,能着意留春住。

帝蜀为公论,当时讵敢然。文终录杨戏,卷首冠刘焉。

既已微情得,能将妙意宣。何须空啧啧,只说紫阳编。

沙碛秋高苑马肥,哀笳一曲塞云飞。
南都儿辈应相念,过尽征鸿犹未归。

陈书痛比秦庭哭,作赋情同楚奏哀。已遣长沙忧不返,如何宣室召空回?

身逢明主犹嗟命,天夺中年亦忌才。此日题诗还下拜,也如君吊屈原来。

翠减柔梢。惊秋怨别,瘦了郎腰。陌上花飞,年年人去,折尽长条。

相逢南雁迢遥。问何处离愁未销。无信春风,无聊夜月,无恙红桥。

穹庐遍野沙茫茫,风吹草低雁南翔。苏卿乘风还故乡,节旄秃落旃裘凉。

谁与送者右校王,跗注韎韦犀毗黄。仰天握手气不扬,苑结抑塞摧肝肠。

从骑跪进湩酪浆,通国十岁能挽彊。射兔掘鼠持作粮,胡妇对之心感伤。

欲别不别牵衣裳,更有濈角羝乳羊。肱麾不去鸣声长,子卿慷慨泣数行。

从此分袂各一方,不复相见毋相忘。橐驼驒騱齐足良,行程苍茫纪不详。

汉关峨峨近在望,山川重秀日再光。归诣北阙朝未央,太牢告祭先帝旁。

拜典属国为列卿,道路观者如堵墙。面目改易须眉苍,丹青图画何堂堂。

齧毡咽雪苦葡尝,不降不辱臣之纲。千载而下谁颉颃,洪皓朱弁郝仲常,垂示风纪传无疆。

天台山,乃在钱塘之南,瓯越之间。
上有撑云挂日千丈高峰挺岌?,下有奔雷喷雪万仞深壑流
潺湲。
银河倒泻石梁滑,自非仙风道骨谁能攀。
紫芝吹香绿烟暖,碧桃影锁青霞闲。
是为上清玉平洞天府,楼阁十二神仙寰。
中有绰约两姝子,玉为肌肤花为颜。
壶里乾坤贮甲子,鼎中龙虎烧灵丹。
彼美刘阮郎,采药于此携倾筐。
幽寻远去不知极,遂使归路迷羊肠。
载饥载渴日云暮,欲进不进徒徬徨。
且攀桃实当饥粮,且掬涧泉为渴浆。
一瓢何处忽流出,知有人家居上方。
再涉一水盘一冈,可人正见双姝行。
双姝笑相迎,喜气回春阳。
问郎来何晚,邀郎归洞房。
先呼小玉排金门,推锁窗,水晶钩挂珊瑚帐,云母屏开玳
瑁床。
与郎夙世有缘契,愿郎结作双鸳鸯。
四邻仙客来相贺,手持七宝玻璃觞。
酌郎酒,劝郎尝,愿郎慎勿思故乡。
烧凤烛,坰龙香,五云绚烂流祥光。
青鸾歌,白鹤舞,金童吹箫玉女鼓。
胡麻饭,山羊脯,劝郎饱飡心勿苦。
尤云殢雨昏复晨,天家日月四时春。
翠禽何事苦饶隔,窗舌唤醒思归人。
郎思归心何切切,只为尘根难断绝。
留郎不住送郎行,袖罗掩面难为情。
携手行行出洞天,归寻旧迹都茫然。
但见崩城败郭惨淡照斜日,荒林故陇萧瑟凝寒烟。
甫欲询子孙,子孙已是七叶传。
甫欲询故人,故人枯骨消黄泉。
只道山中才半载,岂知世上成千年。
进无所依退无据,却忆仙家游乐处。
抚心惆怅欲往从,奈此万壑千峰隔云树。
仙姝有约不负人,到头毕竟还相遇。
何人貌此仙家踪,缟素淅淅回灵风。
黄绢索我写新句,惜无健笔为形容。
举头遥望天台路,赤城霞气横天东。
神仙之说未必无,但恨凡胎俗骨难轻逢。

撒出骊珠光烱烱,劈开美玉洞无痕。几回贱卖无人买,堪笑乞儿孤此恩。

西望长安道路遐。朱楼碧瓦切清笳。劝君莫忘关山苦,啼过枝头有莫鸦。

忽忽岁将暮,烈烈北风凉。
霏霏雨素雪,皎皎南枝芳。
懆懆念良友,茕茕在他乡。
盈盈一水隔,迢迢道咱长。
悠悠无信音,戚戚重感伤。
翩翩化双鹤,去去与同翔。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