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见牙郎态,吁嗟悔失身。不虞小婢子,曾是柳家人。
治平二年五月丁亥,赵郡苏轼之妻王氏卒于京师。六月甲午,殡于京城之西。其明年六月壬午,葬于眉之东北彭山县安镇乡可龙里,先君、先夫人墓之西北八步。轼铭其墓曰:
君讳弗,眉之青神人,乡贡进士方之女。生十有六年而归于轼,有子迈。君之未嫁,事父母;既嫁,事吾先君先夫人,皆以谨肃闻。其始,未尝自言其知书也。见轼读书,则终日不去,亦不知其能通也。其后,轼有所忘,君辄能记之。问其他书,则皆略知之,由是始知其敏而静也。
从轼官于凤翔。轼有所为于外,君未尝不问知其详。曰:“子去亲远,不可以不慎。”日以先君之所以戒轼者相语也。轼与客言于外,君立屏间听之,退必反覆其言,曰:“某人也,言辄持两端,惟子意之所向,子何用与是人言。”有来求与轼亲厚甚者,君曰:“恐不能久,其与人锐,其去人必速。”已而果然。将死之岁,其言多可听,类有识者。其死也,盖年二十有七而已。始死,先君命轼曰:“妇从汝于艰难,不可忘也。他日,汝必葬诸其姑之侧。”未期年而先君没,轼谨以遗令葬之,铭曰:
君得从先夫人于九泉,余不能。呜呼哀哉!余永无所依怙。君虽没,其有与为妇何伤乎。呜呼哀哉!
自别心耿耿,奈此秋月明。晨兴洗我耳,鹊鹊枝间鸣。
踵门得缄翰,中有恻怛情。眷彼水际儿,感公脱危坑。
传之邑父老,相语涕泗横。郑重烦取将,摩挲付老兵。
忌饱体未充,惯拊心无怔。应答已如响,炯炯双眸清。
试问父母谁,惝恍目屡瞠。微公父母恩,何以活此婴。
儿生未有知,阴报已不轻。公犹不自德,安得名许生。
共惟仁圣朝,发政先鳏?。吾侪值歉乏,讵敢孤官荣。
二星妙宣指,悉数仆屡更。三接尚须臾,一路当生成。
况乃幕中画,实负当世名。
层台在漳河,遥望蓬莱阙。君王相往来,靓妆待明月。
月出耿夜光,轻风飏流黄。便逐浮云起,何能梦高唐。
昨日邺城隅,游冶者谁子。金镮双凤凰,欲买朱丝履。
履卖未足珍,寄言遗所亲。青楼若生女,莫作漳台人。
洞庭湖上晚风生。风触湖心一叶横。兰棹稳,草衣轻。
只钓鲈鱼不钓名。
弱冠时,便慕尔,是能文者。彼苍何意,还困骚人在野。
玉钩斜、恨相见亦何迟也。赠我五言诗,墨淋漓、鹅群无价。
古调清新,原本过江颜谢。感深情、平生心事君能写。
风雅。海内知名,无过几辈,我欲弹丸天下。读庐岳新吟,循环忍舍。
笔端飞动,似注江峡水,行空天马。才大总难量,东阿八斗嫌他寡。
藏诸怀袖,珠玉光芒射。
更欲投何处,乾坤老病身。穷愁但有骨,栖泊渺无津。
岩穴探幽薮,人烟隔几秦。驱车上九折,回首想伤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