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南唐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920-974年在世。字有中,江西九江人。仕南唐为淦阳宰。有《碧云集》三卷,今编诗四卷。《郡斋读书志》卷四著录《李中诗》二卷。另《唐才子传校笺》卷十有其简介。《全唐诗》编为四卷。人毕生有志于诗,成痴成魔,勤奋写作,自谓“诗魔”,创作了大量的诗篇佳作。与诗人沈彬、孟宾于、左偃、刘钧、韩熙载、张泊、徐铉友好往来,多有唱酬之作。他还与僧人道侣关系密切,尤其是与庐山东林寺僧人谈诗论句。与庐山道人听琴下棋。反映了当时崇尚佛道的社会风气。
幽明一别无由见,梦里相逢宛似真。孤弱更谁怜汝弟,劬劳何独负双亲。
傍篱听诵怀初岁,煮粥焚须愧昔人。野店鸡鸣残月落,觉来清涕尽沾巾。
丁徭日繁重,闾户多逃亡。文安王氏子,飘泊辞亡乡。
弃我旧井灶,舍我旧耕桑。甘心杂匹耦,各自东西翔。
亡乡不能归,涕泣泪如雨。一灯何荧荧,健妇耆门户。
生儿在襁褓,日夜尚须乳。儿生未十期,儿志如成人。
上堂见阿母,儿有平生亲。儿生不如父,儿不如鲜民。
阿母为儿言,汝父久埃尘。上天与入地,欲见愁无因。
孝子闻母言,含泪声酸辛。团圞复团圞,为儿授家室。
登堂见花烛,吞声哭不得。儿生未识爷,何以安枕席。
誓辞连理枝,永远事行役。再拜阿母旁,泣血涴颜色。
出门何所之?惘惘别里门。长号感行路,天地为之昏。
日则望云驰,夜则戴星奔。飞篷罥天末,何处寻本根。
行行大壑旁,僵卧荒祠外。精诚动木石,魂魄交冥昧。
开门撮老叟,梦中与神会。午食见指南,莎羹未粗粝。
当归乃隐语,不闻附子脍。迤逦入东南,山泽形神枯。
黄沙蚀颜面,疮痍生肌肤。果然带山下,梦觉逢精庐。
佛香飘院落,有客苍髯须。询知旧乡里,惊喜立坐隅。
寻声犹识得,精神相感孚。父子抱持哭,泪落千僧徒。
殷勤劝还乡,缁林戒行李。入门见老妻,毁颜已暮齿。
新妇洁盘餐,为翁具甘旨。至行格天地,和气浃乡里。
高曾遗矩矱,子孙遍朱紫。至今道旁人,齐歌王孝子。
拄杖偏宜最上头,羽人何处访丹丘。四山春雨空侵牖,终日奇云不去楼。
欲与《黄庭》参《内景》,谁将紫字写灵修。古藤花发烹泉水,缘结烟霞拟再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