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生诚楚人,但识庐山高,庐山之高犹可计寻丈。
若夫泰山,仰视恍惚,吾不知其尚计青天之下乎,其已直出青天上?
我欲仿拟试作《泰山高》,但恐培塿之见未能测识高大,笔底难具状。
扶舆磅礴元气钟,突兀半遮天地东。南衡北恒西泰华,俯视伛偻谁争雄?
人寰茫昧乍隐见,雷雨初解开鸿蒙。绣壁丹梯,烟霏霭䨴。
海日初涌,照耀苍翠。平麓远抱沧海湾,日观正与扶桑对。
听涛声之下泻,知百川之东会。天门石扇,豁然中开。
幽崖邃谷,襞积隐埋。中有逐世之流,龟潜雌伏,餐霞吸秀于其间,往往怪谲多仙才。
上有百丈之飞湍,悬空络石穿云而直下,其源疑自青天来。
岩头肤寸出烟雾,须臾滂沱遍九垓。古来登封,七十二主。
后来相效,纷纷如雨。玉检金函无不为,只今埋没知何许?
但见白云犹复起封中,断碑无字天外日月磨刚风。
飞尘过眼倏超忽,飘荡岂复有遗踪。天空翠华远,落日辞千峰。
鲁郊获麟,岐阳会凤。明堂既毁,闷宫兴颂。宣尼曳杖,逍遥一去不复来,幽泉呜咽而含悲,群峦拱揖如相送。
俯仰宇宙,千载相望。堕山乔岳,尚被其光。峻极配天,无敢颉颃。
嗟予瞻眺门墙外,何能彷佛窥室堂?也来攀附摄遗迹,三千之下,不知亦许再拜占末行。
吁嗟乎,泰山之高,其高不可极,半壁回首,此身不觉已计东斗傍。
世有好直者,直行悲途穷。直视不仰天,直立不俯躬。
若有用直者,如绳无曲木。如弦有高音,如矢利于镞。
或有徒直者,心不藏丝毫。与人无可否,于物忘卑高。
我直异于是,用一而化二。生理本不回,修之敬为地。
策名公家方,其实止求食。一饱宁必官,吁嗟远行役。
思便自此归,辗转不能得。事非尽由己,徒念山中石。
强歌不成欢,假□不安席。梦醒觅娇儿,触手乃船壁。
我本窗下人,胡为异方客?身世难尽言,去去自努力。
笔阵走蛟虬,纵横孰汝俦。两行清泪落,一曲《广陵》休。
薄俗无青眼,斯人未白头。空教竹林下,掩卷独淹留。
山中有人别东越,千丈悬愁绿玉发。朝披笠泽云,夜卧松陵月。
吴江净如匹练明,一片桃花卷春雪。飘飖白鹤氅,独立包山阳。
具区三万六千顷,微风不动青茫茫。缥缈峰头日初出,洞庭金光穿石室。
楼台照耀烟霏开,玉字金书总相失。微闻山隐居,窃往探灵墟。
天地大文实磊砢,非时持此将焉如。西施蛾眉难效颦,年年歌舞吴宫春。
鸱夷一舸载之去,五湖烟波愁杀人。
一封莎草平芜色,江南十里春如织。青枫泾畔夕阳时,跨上乌犍人不识。
水田漠漠烟濛濛,轻蓑短笠嬉凉风。东郊雨晴泥路滑,四蹄踏破花蹊红。
万言献罢归来早,熙宁新法太草草。远传风教忆河汾,桑麻自古溪流好。
南山白石清水寒,何人长夜歌漫漫。黄昏饭牛饲辕下,明日横经角上看。
野花照天星,星中花亦盛。长夏蔓草深,疏篱掩斜径。
幽庭日无事,森寂澹相映。缭绕丝乱垂,点缀叶相并。
金风一披拂,零露光彩竞。参差碧玉簪,绾插滑欲迸。
霜丝吐冰同,容色好娟净。堂阴青锦张,墙背紫苔莹。
时方鹊桥成,佳节当秋孟。织女能剪裁,天河洗尤称。
女以秋为期,郎将花作證。风雨开云屏,鸾凰锵月镜。
处处乞巧筵,家家喜相庆。五年江馆客,万事成堕甑。
不能致龙节,空自悲虎阱。永日鏖炎蒸,中暑甘卧病。
对花泪盈目,坐起不觉瞑。云汉见双星,回头看斗柄。
遥怜小儿女,昏嫁俱未竟。中流虞风波,相见何日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