幔卷?

桃叶舟回,枫林客去,西渚波千叠。
见十里横塘,几阵凉飔,独上小楼,柔肠断绝。
春信莺花,秋期河汉,总是愁时节。
怅碧海青天,夜色苍凉,归去明月。
凄凄切切。
相思苦梦雨何曾歇。
恁不似当年,绛唇含笑,而今剩有啼痕泪颊。
洛浦川长,青溪路断,晓露风灯灭。
但寄语还淹,有个人儿,莫便轻别。
朱彝尊
  朱彝尊(1629~1709),清代诗人、词人、学者、藏书家。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驱芳,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博通经史,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作词风格清丽,为浙西词派的创始者,与陈维崧并称朱陈。精于金石文史,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
  猜你喜欢
晚艳出荒篱,冷香著秋水。
忆向山中见,伴蛩石壁里。
□□□年酒半酣。知鱼知我静中参。峰六六,径三三。此怀难与俗人谈。
薄暮曲江头,仁祠暂可留。山形无隐霁,野色遍呈秋。
荷覆香泉密,藤缘宝树幽。平生厌尘事,过此忽悠悠。
只向砌边流野水,樽前上下看鱼儿。笋蹊已长过人竹,
藤径从添拂面丝。若许白猿垂近户,即无红果压低枝。
大才必拟逍遥去,更遣何人佐盛时。
叶舞殷红,水摇瘦碧,隐约天际帆归。寒鸦影里,断雁声中,依然残照辉辉。立马看梅。试寻香嚼蕊,醉折繁枝。山翠扫修眉。记人人、蹙黛愁时。
叹客里、光阴易失,霜侵短鬓,尘染征衣。阳台云归后,到如今、重见无期。流怨清商,空细写、琴心向谁。更难将、愁随梦去,相思惟有天知。

崇山抱回溪,川路渐窈深。竹树缘高阜,洞壑隐层林。

近眺发新兴,远望畅幽心。东风若有情,云日乍晴阴。

出潜有游鳞,迁乔多好音。芳春若堪折,请折丘中琴。

胸蟠万卷夜光寒,笔倒三江砚滴乾。
大似不蒙稽古力,只今犹著侍臣冠。
净值香来水北,残蝉声度桥东。
清沚金鳞漾绿,夕阳白鹭翻红。

韦布居然古意存,向来城市岂堪论。门多剩地容山水,家有遗书付子孙。

远道风尘违执绋,旧时楼阁记开樽。江空岁晚情无限,却寄燕歌吊楚魂。

楚望巢云处,长怀曩寓居。飘飘欲仙去,渺渺复愁予。

青烟漠漠已潜收,但见银潢双派流。白玉一轮尤皎洁,始知后夜是中秋。

花发千枝月一轮,天将花月付闲身。
或为月主为花主,才作花宾又月宾。
月下花会我留酌,花前月不厌人贫。
好花好月知多少?弄月吟花有几人?

奉劝书生。早悟浮生。舍荣华、物外游行。无思无虑,无爱无憎。便纵闲心,寻霞友,访云朋。常处常真,常净常清。做修持、自是灵明。铅为汞药,汞乃铅精。炼大丹成,乘鸾去,赴蓬瀛。

摊书爱对闲云白,泼墨欣逢旭日红。四海吾侪当有志,莫因尘世作冥鸿。

飘飖千里雪,倏忽度龙沙。从云合且散,因风卷复斜。

拂草如连蝶,落树似飞花。若赠离居者,折以代瑶华。

征途几岁朅归来,庾信江南重可哀。春雨草连村市没,晓风花傍战场开。

我思卖药仍无地,君定垂纶何处台?总是他乡成浪迹,故人相见且衔杯。

天坛云似雪,玉洞水如琴。白云与流水,千载清人心。
君携布囊去,路长风满林。一入华阳洞,千秋那可寻。

汴河之上河如弓,汴河之下河如龙。弓行千里正一曲,龙性变化无常踪。

神禹凿九河,放著渤海中。千五百年尚一决,大伾不北而趋东。

遂令梁泗间,至今朝陆暮壑无终穷。杀湍捧土谅非策,排沙漉海难施功。

《河渠》之书一寸纸,蜩螗万喙听者聋。提纲挈目示要领,客邸幸见中丞公。

中丞勋绩高当代,保障之功汴河最。汴城万里初为鱼,河北金堤又横溃。

公也捧节来治河,赤手与塞滔天波。指挥人徒三十万,北河柳尽南河柯。

大帚如山小如堞,一浪不敌冲风过。晨餐掬泥土,夕眠枕盘涡。

以身为石发为草,乃感帝力鞭鼋鼍。荆隆口闭神马塞,汴河南北重蚕麻。

岂知功高定遭忌,讴吟翻促弹章至。旋闻东郡罢王尊,那得通侯赏延世。

自尔长揖还东山,角巾啸傲江湖间。弈秋敛手向棋局,坐看黑白纷斑斓。

昨闻清口决,又报漕河干。高堰塞复漏,归仁筑未完。

胸中热血不可呕,相逢当路只缄口。丁宁翻向芒鞋客,画笏川原尽纡直。

淮泗之间皆土山,眼前此意无人识。养痈裹创愁内蚀,不病河南病河北。

负薪沉璧徒区区,疏不成疏塞非塞。吁嗟天意难可知,劝君且尽金屈卮。

淮黄清浊乱已久,南土岂合偏疮痍。复禹旧迹理亦得,灾黎百万将安之?

吁嗟天意难可知!且为公歌汴河诗,洗眼坐待河清时。

匡庐万丈郁嵯峨,彭蠡春深旅雁过。此去綵衣翩昼锦,遥看紫气映鸣珂。

烟波隐见渔舟晚,帆影参差估客多。把臂青衫应湿遍,岂堪重听伯劳歌。

年年浴佛在今朝,目击迦维路不遥。
果是当时曾示现,宜乎恶水蓦头浇。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