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秀发真狮子,耸壑昂霄似出林。击竹有声先了悟,拈花微笑已知音。
新诗富健疑披锦,妙字清奇不换金。往往秋高又飞锡,白云来去本无心。
陵谷谁知几变迁,市桥犹号古商贤。红尘閒看送车马,绿水静闻流管弦。
万古山川能尚质,一时花柳自争妍。王家平乂君当勉,莫作临岐一怆然。
善护菩提树有年,金枝玉叶荫儿孙。大功难纪人间世,千佛名书补处尊。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夫子房受书于圯上之老人也,其事甚怪;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隐君子者出而试之。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皆圣贤相与警戒之义;而世不察,以为鬼物,亦已过矣。且其意不在书。
当韩之亡,秦之方盛也,以刀锯鼎镬待天下之士。其平居无罪夷灭者,不可胜数。虽有贲、育,无所复施。夫持法太急者,其锋不可犯,而其势未可乘。子房不忍忿忿之心,以匹夫之力而逞于一击之间;当此之时,子房之不死者,其间不能容发,盖亦已危矣。
千金之子,不死于盗贼,何者?其身之可爱,而盗贼之不足以死也。子房以盖世之才,不为伊尹、太公之谋,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以侥幸于不死,此圯上老人所为深惜者也。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后可以就大事,故曰:“孺子可教也。”
楚庄王伐郑,郑伯肉袒牵羊以逆;庄王曰:“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遂舍之。勾践之困于会稽,而归臣妾于吴者,三年而不倦。且夫有报人之志,而不能下人者,是匹夫之刚也。夫老人者,以为子房才有余,而忧其度量之不足,故深折其少年刚锐之气,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谋。何则?非有生平之素,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而命以仆妾之役,油然而不怪者,此固秦皇之所不能惊,而项籍之所不能怒也。
观夫高祖之所以胜,而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项籍唯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弊,此子房教之也。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
太史公疑子房以为魁梧奇伟,而其状貌乃如妇人女子,不称其志气。呜呼!此其所以为子房欤!
公归止信宿,予饯苦淹后。耿耿徒忧伤,役役定谁咎。
忆昔承明直,相企亦已厚。公念薄绮纨,予质等蒲柳。
虽能慎初服,终恐易衰朽。乐游观五陵,气候稍非旧。
叹息君子陈,宵兴望南斗。
四十男儿不自怜,求田问舍计茫然。一官未办君亲报,纵有田园亦舍旃。
东南之美,曩惟延州。显允陆生,于今鲜俦。振鳞南海,濯翼清流。
婆娑翰林,容与坟丘。
玉以鳞润,随以光融。乃渐上京,羽仪储宫。玩尔清藻,味尔芳风。
泳之弥广,挹之弥冲。
昆山何有,有瑶有珉。及尔同僚,具惟近臣。予涉素秋,子登青春。
愧无老成,厕彼日新。
祁祁大邦,惟桑惟梓。穆穆伊人,南国之纪。帝曰尔谐,惟王卿士。
俯楼从命,奚恤奚喜。
我车既巾,我马既秣。星陈夙驾,载脂载辖。婉娈二宫,徘徊殿闼。
醪澄莫飨,孰慰饥渴。
昔子忝私,贻我蕙兰。今子徂东,何以赠旃。寸晷惟宝,岂无玙璠。
彼美陆生,可与晤言。
棘院功名风雨过,柴门兄弟月偏多。分诗莫作中年语,对酒何妨壮士歌。
老桂欲花先扑袂,长空无籁澹横波。却思高馆吹箫罢,卧听萧萧雨打荷。
当年诗境是诗坛,多少人来剑铗弹。恩怨谁堪追侠烈,炎凉何意到儒酸。
五千文字撑肠易,八百孤寒下泪难。苏米斋中悲寂寞,残编散帙孰重刊。
防秋才过又防春,帅守忧边笑亦颦。五马去循江路稳,一帆回带雨潮新。
知兵儒将功无敌,有道诸侯守在邻。筹胜名楼瞻手泽,阿翁世业肯沉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