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闷 雨夜

密雨垂丝,细细晚风,约尽浮萍池水。
乍一霎黄昏,小门深闭。
作弄新凉天气。
怕早有井梧飘阶砌。
正楚筠,簟冷香篝,简点旧时鸳被。
无计。
才独眠,更坐起恁说愁边滋味。
翠蛾别久,远信莫致。
纵有梦魂能记。
寻不到,长安三千里。
料此夜一点孤灯,知他睡也不睡。
朱彝尊
  朱彝尊(1629~1709),清代诗人、词人、学者、藏书家。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驱芳,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博通经史,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作词风格清丽,为浙西词派的创始者,与陈维崧并称朱陈。精于金石文史,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
  猜你喜欢

扫芳林。几番风雨,匆匆老尽春禽。渐薄润侵衣不断,嫩凉随扇初生。

晚窗自吟。

沈沈。幽径芳寻。晻霭苔香帘净,萧疏竹影庭深。谩淡却蛾眉,晨妆慵扫,宝钗虫散,绣屏鸾破,当时暗水和云泛酒,空山留月听琴。

料如今。门前数重翠阴。

初阳未爇树阴轻,中圃留连底有情。
春草抽心终不死,夏禽反舌已无声。
辘轳半上畦泉逗,襫襏初休陇雨晴。
紫蓼青葵正堪掇,於陵何必是逃名。

地敞三泉县,群峰绕画屏。烟浮樵爨白,雨止稻畦青。

树色笼潭毒,溪声走鳖灵。壮怀谁可说,举酒酹山庭。

我性入诸佛性,诸方佛性皆然。亭亭蟾影照寒泉。一月千潭普现。
小则毫分莫识,大时遍满三千。高低不约信方圆。说甚短长深浅。
长安风景古今奇。吾道少人知。天心地肺时正,生杀按枢机。灵物秀,玉芝肥。射虹霓。山头凝望,目下三川,压尽华夷。
唐太弟,礼贤能。
玉杯传玩轻国士,宝器何重士何轻?元城老臣怒生瘿,取杯掷地玻璃声。
唐太弟,谢君罪,比君笔头公,荣名千万载。
十载前初种,酴醾间木香。
对花犹绿发,携酒有黄堂。
忽起风云阵,几成鹿豕场。
少陵忆严尹,非复旧春光。

江头碧树动秋风,江上青山接远空。若向波心添钓艇,还须画我作渔翁。

端午茸花簇彩鸾,高标宝鉴缕金鞶。不宜夏景销酥腕,似觉新来百索宽。

孔新爱我字,字者心之画。心苟有神妙,不画亦自得。

由画以得心,立造神妙域。氤氲初沐时,太和未鸟迹。

吾欲斩茅根,同子坐端默。

龙头熊耳佳山水,竹树村村如画里。府君无事日鸣琴,坐见闲云生女几。

退食时抽架上书,香炉茶碗对潜夫。偶然陪客芳郊去,半醉沿溪看打鱼。

九载江村喜抚循,声华从此动朝绅。东吴剸剧从贤尹,北阙畴咨用老臣。

耕凿会看民乐业,弦歌有待俗还淳。耒阳岂足淹庞统,超擢悬知沐宠新。

稻叶青青水满塍,夕阳林下赛田神。
投身便入鸡豚社,老去人间懒问津。
泛松江、水遥山碧,清寒微动秋浦。霜云霁色横无际,别鹄惊鸿无数。朝又暮。听牧笛长吹,隐隐渔榔度。骚人才子。既览物兴怀,浮游尘外,啸傲剧清思。人间世。扰扰荣途要路。瀛洲琼馆安所。轩裳何似渔蓑兴,萧散龙游鹤渚。须归去。办双桨孤帆,云月和烟雨。江湖伴侣。趁社橘初黄,汀葭馀翠,成我莼鲈趣。

花开犹昔,水流何处,閒过九日令节。梧桐一叶随秋去,但有素琴幽怨,玉箫清绝。

庭院西风飘袂薄,又听得、数声啼鴂。都迸入、一阵愁心,此意共君说。

长柰恹恹酒病,十年前梦,化作轻烟残月。浅波飘荡,远山重复,那有梦魂飞越。

渐炉灰冷尽,只剩容华未消歇。人间事、悽然翻笑,负了黄花,归舟斜日没。

无计展眉头。秋在心头。暮天新雁起汀州。欲把远书交与寄,又怕沉浮。

帘卷月如钩。累我凝眸。离怀渺渺水悠悠。料得有人同怅望,十二层楼。

历数归真主,群方若缀旒。外藩须嗣续,当宁重怀柔。

芝检文弥盛,茅封礼更优。代言欣尔属,将指副予求。

暂下层霄去,真成万里游。宫袍裁白纻,厩马出骅骝。

望重皇华使,名高好畤侯。扬鞭随越鸟,祖席赠吴钩。

自觉光辉远,那知跋涉脩。几旬行岭峤,何处是交州。

山拥鱼鳞集,江分燕尾流。堕鸢从贴贴,驯鹿自呦呦。

绿认桄榔浦,红看荔子洲。马人偏好客,蜑户总能舟。

日上扶桑表,天垂瘴海头。昔闻铜作柱,今见蜃为楼。

槲叶时交坠,沙虫或暗投。由来宣至德,直欲被遐陬。

除馆迎京使,倾城拱道周。陪臣侦伺谨,膳宰往来稠。

乐作聆铜鼓,衣更阅贝裘。珍羞罗海错,妙舞杂巴讴。

蕉实垂垂重,椰浆盎盎浮。括囊惩薏苡,涩口却扶蒌。

事大无违礼,新王实好修。有陈皆睿训,馀事及冥搜。

足使诚心服,端非缓颊侔。上方思子切,谁敢为王留。

别袂逢梅雨,归期指麦秋。论思金马日,颂献碧鸡不。

妙觉慈悲主,身云莹碧霞。光轮停夜月,璎珞缀千花。

无畏全心普,分形应类差。圆通斯第一,名号遍恒沙。

处处得消息,头头感叹嗟。和风飞语燕,斜日噪寒鸦。

昂首清尘眼,称名断苦芽。谛观圆满相,砧杵落谁家。

二月那溪柳放梢,迟迟马膝路岩嶅。白莲已罢来时社,乌鹊犹存旧日巢。

更有飞幡龙钵在,空留卓锡虎泉泡。濛濛世界山如海,小雨犹酥密似醪。

无心随处便为家,渺渺伊人水一涯。翻笑秦民太多事,沿溪何必种桃花。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