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周山人见寄寒夜客怀之作

乱世难为客,流年易作翁。
百忧寻岁暮,孤梦怯山空。
门掩云峰里,灯明雪竹中。
无因乘夜访,相慰一尊同。
高启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猜你喜欢
蓬瀛归未得,偃翼清溪阴。
忽闻瑶琴奏,遂舞玉山岑。
舞罢复嘹唳,谁知天外心。
从昔漫浪心,家居意不适。
晨圾香火余,饭了办游历。
或访僧掇斋,或隐者对奕。
归来任侵灯,龙吟喷霜笛。
未挂丹题雁塔中,重来溪上觅筠翁。
相期老眼横遥碧,莫着征衫走软红。
得失漫嗟蝉翼重,才名合见马群空。
三年小度惊人手,未信朱衣也不公。

里数二千七百馀,两当冬夜宿中途。举朝五往东西蜀,还有区区似我无。

垅上痿人卧槁苗,频年郡国诉诸朝。
雨师不为苍生起,只纵晴虹作旱妖。

嵯峨岩壑苦跻攀,大海南遵第几湾。客况驼头东莞郡,归心雁背穆陵关。

琅玡赤映方升日,泰岱青分未了山。老鬓羞惭霜雪满,长淮路近不知还。

赦者小人幸,臣诚小人侪。匪图轩盖荣,山海有奇怀。

礼法无复拘,评者靡我排。思夙慕华贵,振鞅登要逵。

烜赫岂不快,寤寐忧所乖。识几既不早,今恋非鄙哉。

乘桴越洋涛,采兰及春滋。于焉可佳容,庞叟心所期。

季也有行役,我思独悠悠。
亲朋非不多,子能从之游。
挂席上湘水,青山挟行舟。
篮舆问岭路,政尔荔子秋。
人言桂林好,颇复类中州。
近郊多胜概,雉堞冠层楼。
待渠幕府暇,时与同冥搜。
吾子有令姿,胸中富九流。
处世多龃龉,但当付沧洲。
超然扩遐思,讵可耳目谋。
原为百炼刚,莫作绕指桑。
昔人不吾欺,子盍试反求。
预想他年归,此地复绸缪。
刮目看二子,一笑纾百忧。
象应轩龙次,恩承帝座光。
燕坛风澹荡,蚕馆日舒长。

长河风急波浪恶,青天昼黄尘漠漠,瓠?渡中舟尽泊。

官船扯帆与水争,牵马毛寒挝不行,秃树挂戛枯蓬惊。

夜深风定浪声死,窗光倒摇天在水,前伴相呼随雁起。

帽絮不暖衣生棱,老贸不语愁河冰,上闸下闸应蹙凌。

篙师指直失增减,明星欲明霜似糁,馆陶城南鼓紞紞。

欲就东湖船,先舍汉津桨。隔岸知境异,越堤果幽爽。

春草碧浅浅,新树团盎盎。鸠鸣宿雨馀,人耕旧墟上。

秀圃葱薤花,小桥没菰蒋。麦深不见人,时闻挽车响。

傍道多草舍,老翁聚三两。偶憩知馈茗,味恶诚足享。

北来厌尘沙,兹景劳梦想。缓步殊未久,舟已丛芮榜。

清谣烟水间,馀欢独携往。

贫居得幽僻,世事不相关。诗思多因雨,閒情独爱山。

落花随水去,孤鹤望人还。最喜神清健,年来酒量悭。

东西两浙及闽川,皆见鸳行有直言。
若我江西独钳口,澹翁九地也埋冤。

沉香漫爇青丝帐,看睡醒、红潮初漾。花深雾重醒如眠,把合锁、窗儿推上。

床前鹦鹉无心想,弄足上、金绳频响。这回浑是醒成酣,且喜得、温存一晌。

一童一鹿自相随,不觉山间笋蕨肥。看尽荣枯弹指顷,烧痕青处认春归。

指点縠江水,遥认作琼醅。介公眉寿,年年倾入紫霞杯。寿与江流无尽,人在壶天不老,谈笑领春回。昨夜瞻南极,列宿拱中台。
补天工,取日手,济时材。不应勇退,归来绿野宴瑶台。天要先生调燮,人要先生休养,虚左待重来。再捧长生箓,依旧面三槐。

騑騑于役路难行,竟日才能计二程。野寺荒鸡啼月影,寒林骢马踏冰声。

风尝透骨重裘薄,山不经心熟径生。何事崎呕嗟蜀道,从来游子自多情。

昔在童蒙岁,学礼暨诗书。
肃肃秉庭训,罔敢甯斯须。
积习将一纪,心目多勤劬。
本此修拙辞,阶之登仕途。
得以施所学,闻者谓之迂。
吾道固未行,或嗤为腐儒。
腐诚如所云,儒非吾敢居。
时英贱民政,亦诮官之麄。
嘉言屡治勗,周旋画伟谟。
胡不事章句,清贵无加于。
我闻今学者,为人不自图。
六朝文物壅,化源由是枯。
华文愧不能,迷深甘守株。
古人不得见,临风重欷嘘。

藏地连西南,全蜀藉屏蔽。维州已归顺,庙谟忍轻弃。

桑榆犹及收,荐贤亟自代。碧血埋苌弘,谁理西康议。

放棹南湖春水深,昔年游览得重寻。陶公未许辞彭泽,庞老那容隐汉阴。

落絮雨馀沾墨沼,游丝风暖罥书林。自怜久客浑无赖,亦欲携诗与盍簪。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