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圻老人农隐

我生不愿六国印,但愿耕种二顷田。
田中读书慕尧舜,坐待四海升平年。
却愁为农亦良苦,近岁征役相烦煎。
养蚕唯堪了官税,卖犊未足输米钱。
虬须县吏叩门户,邻犬夜吠频惊眠。
雨中投泥东凿堑,冰上渡水西防边。
几家逃亡闭白屋,荒村古木空寒烟。
君独胡为有此乐,无乃地迩秦溪仙。
门前流水野桥断,不过车马唯通船。
秧风初凉近芒种,戴胜晓鸣桑头颠。
短衣行陇自课作,儿子馌后妻耘前。
白头虽复劳四体,若比我辈宁非贤。
旅游三十不称意,年登未具粥与灊。
便投笔砚把耒耜,从子共赋《豳风》篇。

高启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猜你喜欢

晚来风稍回,渐见布阴云。乘时得尺雨,吾农实难勤。

不愿生边地,报施岂无因。我虽不在事,未能忘戚欣。

叉手东风紫水涯,独将双耳洗黄埃。山中白酒偶然熟,此老青天何处来。

浮世百年教我坐,老怀今日见君开。明朝匹马休回首,自古云台即钓台。

几年持养副天成,造次云为必中程。乐内何希傥来贵,畏知唯有白丝清。

蓬瀛尚欠文章手,寰海徒传学行声。今日诗筒互酬唱,他时回记岂忘情。

细路入云通曲曲,乱山回首失层层。有人独上最高顶,长啸一声何处僧。

胜友新知如旧识,名山三过俨初登。殷勤问讯天湖主,挂角羚羊见也曾。

口有绮语债,长咏菊坡诗。
最好重阳景,母鸡肥熟时。

多病襟怀易入忧,那堪惊别复惊秋。难追刘白樽前乐,尚约松乔世外游。

花发东篱谁共酌,草荒南浦只生愁。从兹冷落欢吟地,昼锦荣归兴狎鸥。

重阳九日菊花新,妙契忘言不犯春。收得安南忧伐北,不知何日得通津。

髯生别我将安适,言向真州作教官。但使清风生绛帐,何妨朝日照空槃。

东园草木因人胜,北固江山隔岸看。才近中年巳伤别,可堪南望送归鞍。

幽景娱心目,秋怀水一方。乱峰鸦背雨,红叶马蹄霜。

招隐新茅屋,寻诗古锦囊。蛮山自堪爱,未觉客程忙。

晚节敷华性异常,黄冠白羽道家妆。料应识破荣枯事,独对秋风笑一场。

近遇西来盲讲师,世间文字未曾知。
澜翻十偈纵横说,愧杀窗前弄笔儿。

茅屋三间长薜萝,红尘虽少白云多。客嫌巷僻悭来驾,燕妒门低懒结窝。

户外不妨题凤字,山中羞唱饭牛歌。人间雪月风花事,笑问狂夫占几何。

病与老相守,慵思静自便。故园三径菊,归路一蓑烟。

高下云连谷,纵横水护田。凄凉千古事,簇簇夕檐前。

风摇紫竹翠交加,般若台空转法华。漫对冰壶看水月,蟾光满地浸梅花。

隆古日以远,举世丧其淳。慷慨怀黄虞,化理何由臻。
步出城西门,裴回见河滨。当其侧陋时,河水清且潾。
沧桑一以变,莽然翳荆榛。至化无苦窳,宇宙将陶甄。
太息感悲泉,人往迹未湮。瑟瑟寒原暮,冷风吹衣巾。
顾我譾劣质,希圣杳无因。且尽登临意,斗酒欢相亲。

曛。几曲屏山掩暮云。银河悄,新月暗窥人。

沧海扬尘几度三,炎邦自昔宅交南。六经以外无他道,一岁之中熟八蚕。

万户鱼盐常给足,四时花木共敷覃。归来宣室如前席,似与观风助一谈。

地各东南海际居,计程一万又零馀。威仪共秉周家礼,学问同遵孔氏书。

好把文章通肯綮,休论温饱度居诸。使轺云返重相忆,在子安知不我如。

仙舄双飞入紫薇,紫衣京兆领班时。梯航万国观王会,阊阖千门肃羽仪。

六计总优廉吏治,九霄应有御屏知。循良别有黄金宠,次第承恩下玉墀。

英雄不世出,竖子自成名。
谁谀美新笔,曾怜覆楚兵。
轻霜零病叶,急雁过寒城。
入夜愁无似,悲笳处处声。
隋季昔云终,唐年初启圣。纂戎将禁暴,崇儒更敷政。
威略静三边,仁恩覃万姓。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