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子颍之淮南

忆昔去家三千里,未有交游托燕市。当时独闻刘海峰,每把清尊说吾子。

尊府多年为贵臣,君才气更凌青云。会稽禹穴华岳顶,胸中万里千嶙峋。

归来风月澹襟抱,势去金貂非等伦。君爱朋交重圭璧,不恤家空徒四壁。

壮士论心天地閒,往往狂歌同落魄。去君远下沧江烟,醉卧白云天上船。

西风落叶东流水,挢首南鸿思北燕。新知强对伤怀抱,未若平生故交好。

海峰老隔黄山云,见子依燃蓟门道。雄才应勒万里勋,收身岂厌五湖岛。

但愿为龙我作云,对子玉颜长不老。千里淮南云水昏,几人流落怜王孙。

平生志意讵如此,离绪茫茫何可论。

姚鼐
  姚鼐(nài)(1731~1815)清代著名散文家,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三祖”。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在今桐城中学内),世称惜抱先生、姚惜抱,安徽桐城人。乾隆二十八年(1763)中进士,任礼部主事、四库全书纂修官等,年才四十,辞官南归,先后主讲于扬州梅花、江南紫阳、南京钟山等地书院四十多年。著有《惜抱轩全集》等,曾编选《古文辞类纂》。
  猜你喜欢
灌口江源不断流,峨眉山月几番秋。
江山好处吾能记,为问江山记客否?
涛头蜚过不斯须,只合朝昏展此图。
缅想海门才末势,终然畎浍视江湖。

牛首开天阙,龙岗抱帝宫。
六朝春草里,万井落花中。
访旧乌衣少,听歌玉树空。
如何亡国恨,尽在大江东!

浩荡烟波笑此台,悠然云水不安排。饯无溪友相留去,馔有江鱼自入来。

大放丝纶看月上,小将舴艋认风开。相看歌子还相戏,谁仿前人旧体裁。

春光挽我出柴扃,道上陈根换短青。
尚怯东风寒料峭,已闻好鸟语丁宁。
罗袜浪传仙子,宫梅休写华光。人言寿客饱经霜。不趁凡花入样。
万玉森罗纱节,一枝剩有余芳。孤高肯使蝶蜂藏。特立甘泉顶上。

好儿好女心头气。生死难相替。不测无常先到你。

皮囊臭烂,骨骸分散,空惹冤家泪。先来不使心猿戏。

慧剑磨教利。六贼三尸都趁离。炎炎紫焰,载搬丹宝,上献三清帝。

相逢大乱际,顿觉话言新;悲甚古兴废,耻随人笑嚬。

诗文穷愈富,气谊离偏亲;未许渔樵辈,伴君去避秦。

蚤依翠湖住,晚傍翠湖归。天地一亭小,功名两鬓稀。

春云鸣社鼓,秋雨暗鱼矶。俯仰全无事,吾心已息机。

弓样新裁瘦不禁,分明一掬照花阴。凌波未试弯弯玉,踏月还生步步金。

红蕾先开传密意,赤绳双系结同心。少年前度相看处,唯恨鞦韆别院深。

河分桥柱如瓜蔓,路入都门似犬牙。落日卢沟沟上柳,送人几度出京华。

我闻真龙神变化,呼吸风云齐上下。胡为却向九渊潜,颔下骊珠光不夜。

一朝帝敕鞭雷霆,秘怪恍惚无逃形。蜿蜒千丈露头角,颠倒山岳翻沧溟。

乾坤澒洞日为黑,元气淋漓收不得。愿将点滴试天瓢,草木晴光苏下国。

龙兮龙兮汝为龙,攀之不见追无踪。何当飞空附其尾,手接鸿蒙究元始。

天地何简易,六经何支离。安得杨子云,尊酒共楼居。

雨过中宵夜满空,一山松竹韵溪风。
披衣独上上清阁,身在半天云气中。

寻幽览胜,凭危栏、极目风烟平楚。自笑飘零惊岁晚,欲挂衣冠神武。

芳甸时巡,醉乡日化,庭实名花旅。阆风蓬顶,自来不见烽戍。

宴罢玉宇琼楼,醉中都忘却,瑶池归路。俯瞰尘寰千万落,渺渺峰端栖雾。

群玉图书,广寒宫殿,一一经行处。相羊物外,旷怀高视千古。

鱼寒不食清池钓,鹭静频惊小阁棋。
共泛荒溪际,匆匆两月来。
薰风老苜蓿,霖雨熟杨梅。
裹茗寻僧试,看花许客陪。
遥知明月夜,独棹酒船回。
布毛吹起便悟去,未吹布毛何不悟。
三三九九八十一,云门大师有抽顾。

根埋山骨几百载,但怪生物偏有私。春前受气地犹冷,雪里暗开人未知。

自将孤石比坚性,不与众木争芳姿。惆怅无言为真赏,栏干独倚觉多时。

鸡鸣催办觐天颜,马首灯笼喜并看。物色未须陈二品,佩声聊复压三班。

近来才识需经济,老去功名在治安。遥忆五云供应处,春风回首隔重关。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