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镇淮门,循小秦淮折而北,陂岸起伏多态,竹木蓊郁,清流映带。人家多因水为园亭树石,溪塘幽窃而明瑟,颇尽四时之美。拿小艇,循河西北行,林木尽处,有桥宛然,如垂虹下饮于涧;又如丽人靓妆袨服,流照明镜中,所谓红桥也。
游人登平山堂,率至法海寺,舍舟而陆径,必出红桥下。桥四面触皆人家荷塘。六七月间,菡萏作花,香闻数里,青帘白舫,络绎如织,良谓胜游矣。予数往来北郭,必过红桥,顾而乐之。
登桥四望,忽复徘徊感叹。当哀乐之交乘于中,往往不能自喻其故。王谢冶城之语,景晏牛山之悲,今之视昔,亦有怨耶!壬寅季夏之望,与箨庵、茶村、伯玑诸子,倚歌而和之。箨庵继成一章,予以属和。
嗟乎!丝竹陶写,何必中年;山水清音,自成佳话,予与诸子聚散不恒,良会未易遘,而红桥之名,或反因诸子而得传于后世,增怀古凭吊者之徘徊感叹如予今日,未可知者。
西出居庸大漠开,胡尘遥暗白登台。愁看塞上萧条色,落日秋风万里来。
天机我不言,言之欲谁领。柳塘春水深,弄此白鹅影。
杪秋物候变,霜寒悴草木。生人多所营,岁月嗟已促。
间行绕溪南,沿流有杞菊。可以制颓龄,采之不满匊。
所愿诚非奢,有得已盈欲。缅维锄茅人,此焉亦可托。
短发如冬霜,一朝白一朝。又如深秋柳,槁叶迎风凋。
白者不再黑,白者不复牢。羲娥疾驰骥,乾坤虚悬瓢。
人生寄其间,泛泛波上藻。百岁一大梦,倏忽已隔宵。
胡不适所适,而乃随滔滔。富贵撇眼电,荣华过耳飙。
木散故得寿,龟灵徒取焦。甘拙自安吉,役智滋劳忉。
所以柴桑人,不肯折此腰。
长忆江南春色好,杏花天气清明。红窗睡醒听流莺。
满庭芳草碧,拂槛柳梢青。
伤情羞睹双双燕,飞来庭院深深。隔墙风送卖花声。
阮郎归未得,谁与诉衷情。
十里五里桃李花,东家蝴蝶飞西家。春风引我信步起,青鞋蹋遍溪边沙。
欣然一往忘远近,黄公垆外垂杨遮。百钱偶尔未挂杖,村翁熟识犹容赊。
自斟自酌自吟啸,不知返照蒸红霞。挑菜人归影散乱,骑牛童唱声呕呀。
小奴控蹇远相觅,兴尽我亦随昏鸦。閒花野草相掩映,短衫破帽时欹斜。
痴儿未可嗔太醉,老子此乐真无涯。行过浅水见蝌蚪,爱尔不作官虾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