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 雁

木落时来,花发时归,年又一年。记南楼望信,夕阳帘外,西窗惊梦,夜雨灯前。

写月书斜,战霜阵整,横破潇湘万里天。风吹断,见两三低去,似落筝弦。

相呼共宿寒烟。想只在、芦花浅水边。恨呜呜戍角,忽催飞起,悠悠渔火,长照愁眠。

陇塞间关,江湖冷落,莫恋遗粮犹在田。须高举,教弋人空慕,云海茫然。

高启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猜你喜欢
归人乘野艇,带月过江村。正落寒潮水,相随夜到门。
霞景青山上,谁知此胜游。龙沙传往事,菊酒对今秋。
步石随云起,题诗向水流。忘归更有处,松下片云幽。
一望瑶华初委地。更约幽人,共赏岩边翠。试把方诸聊与试。无情争得无中泪。
飞瀑恐从星汉至。渐向宾筵,但觉寒如水。自爱一轮方得意。轻随箕毕还成累。
风前不见花中叶,雨后难寻底花。
蜂蜂纷纷过墙去,只疑春色在邻家。

别欢夏夜长,逢欢寒夜促。玉腕杵兰膏,调作罗帷烛。

礼义生富足,为富或不仁。谁能如吴君,捐己以惠人。

开塾延师儒,聚书教比邻。岂徒名誉美,要使风俗淳。

人物方眇然,作养当及辰。文章虽致身,经术乃新民。

宣公相业著,辅子理学醇。二贤乡先正,千载德不泯。

吴君真盛举,勉哉继前尘。何当袭春服,从子语水滨。

翠禽偷梦出南园,绰约冰姿傍绿尊。冰镜玉钗浮翠影,风帘银烛照妆痕。

粉香微润无人见,素质多寒藉酒温。不似海棠春睡去,西楼月落已黄昏。

宰相官之不受招,碧梧林巷自逍遥。溪头二月花先发,洞里千年雪未消。

朝士过门时载酒,仙人飞佩夜吹箫。社图谁写耆英会,还肯中间著老樵。

一岫坡陀凝绿草,千重虚翠透红霞。
愁来始上消归思,见尽江城数百家。

缓辔不可度,疾驱应更危。平生几两屐,解有慰人时。

白蘋亭上一阳生,谢脁新裁锦绣成。千嶂雪消溪影渌,
几家梅绽海波清。已知鸥鸟长来狎,可许汀洲独有名。
多愧龙门重招引,即抛田舍棹舟行。

长庆之四年,张韶起为贼。卜者苏元明,从中傅之翼。

内坊紫草车,刀仗载叵测。阑入银台门,遽有百夫匿。

公然清思殿,登榻来对食。挥兵杀阍者,呼斗势孔棘。

桓桓神策军,禁厢备番直。军使康艺全,入讨不待敕。

渫血到天阶,扫平战亦力。遂笞诸门监,当司递黜陟。

是时方镇谁,精勤讲供亿。新进打球衣,罨画金丝织。

宰相李与牛,生平工默默。非无裴晋公,行吟甘去国。

昌黎悲送穷,谗诤方交逼。何况玉溪生,潦倒无人识。

龙驭时巡远,民庐旧寝宫。青苔缘闼古,苍鼠穴阶空。

笳静关山月,弓鸣草木风。庙谟能制远,宛马岁来东。

鸦趁梨翻争啄食,蜂粘絮落苦贫香。
恃宠娇多得自由,骊山举火戏诸侯。
只知一笑倾人国,不觉胡尘满玉楼。

雨过川原净,山寒草木疏。暮钟鸣古寺,行客解征裾。

马祖留遗迹,浮丘传异书。谁能寻胜概,来往谩纷如。

昨从浈阳来,暮过峡山寺。适闻新昌寇,道路传者沸。

余时不敢留,一苇翻然逝。虽经绝妙境,已负清幽意。

捲帘坐船,船极目望苍翠。有如逢珍宝,不暇贮箧笥。

又如过屠门,大嚼涎垂喙。每欲问其详,曾莫得图志。

道人山中来,为我谭一二。犀去金锁沈,猿归玉环坠。

赵胡垂钓石,岿然出江际。穆王双车辙,想像常按辔。

汉晋五仙人,曾骑五羊至。俊霭二禅师,神力与迎驭。

岧峣五岳塔,初自昆崙施。三祖石堪奇,僧粲尝所憩。

上方狮子台,下视见云气。异花成帐幄,红紫嫣然媚。

蒙茸绿崖草,茎叶相覆被。或黄如金钗,或白如珠珥。

造化穷天巧,肖像名殊异。梁间许浑诗,壁上李翱记。

但知考事迹,何暇评文字。清远中古宿,俯压南海澨。

退之贬潮阳,亦曾经此地。幢碎逢飓风,雷电助其势。

我来幸无恙,恬然不忧畏。祥飙送轻帆,默已荷神赐。

此归会有日,维舟就津次。当为小盘桓,历览尝夙志。

今日河南异昔时,官司倾盖有心知。更饶一段贤王意,设罍陈樽并载诗。

移家载雪河桥住,吟过余寒不出门。
人遗奚奴传吉语,天教词客寿清樽。
上林开到梨花了,次第牡丹红欲笑。
眉端闻说点微黄,应捧金牋承密诏。
名随人色满乾坤,涪水之翁有耳孙。

晃日金英动,牵风翠带浮。何能常对此,忘却杞人忧。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