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深山穷谷千丈潭,悬崖绝壁倒挂松。雷霆雨电有时一洒遍八极,繁霜雪霁能邀夜月来高穹。
又不见江头龟手洴澼絖,裂地得侯终有逢。长安大雪几千尺,高卧不愧衣玲珑。
揖人而相若反掌,登天有路非难通。天之可上势或便,得相乃在须臾中。
朝冠貂蝉暮徽纆,曲肱何在三千钟。方东遽北安足究,岂异海舶随狂风。
舞雩而咏吾与点,坐中客满谁知融。屹屹杜夫子,灵芝翳深丛。
百年转盼皆腐朽,且将逸驾聊与同。我惭圭觚刺人眼,空向霜天望飞鸿。
桃李欲成蹊,幽人倦昏晓。轻烟澹如抹,天际青未了。
青骢万里来安西,五花满身玉削蹄。将军大雪骑出塞,风鬃未洗龙城泥。
何人落笔通造雪,天上房星降中夜。朱衣老奚惊有神,不独开元数曹霸。
漠南漠北千帐空,将军赐爵论边功。此马岂与凡马同,解鞍落日从远放,黄金台高春草丰。
公讳愈,字退之,昌黎人。生三岁,父殁,养于兄会舍。及长读书,能记他生之所习,年二十五,上进士第。
元和十二年秋,以兵老久屯,贼未灭,上命裴丞相为淮西节度使,以招讨之。丞相请公以行,为行军司马,从丞相居于郾城。公知蔡州精卒悉聚界上,以拒官军,守城者率老弱,且不过千人,亟白丞相,请以兵三千人间道以入,必擒吴元济。丞相未及行,而李愬自唐州文城垒提其卒以夜入蔡州,果得元济。蔡州既平,布衣柏耆以计谒公,公与语,奇之。遂白丞相曰:“淮西灭,王承宗胆破,可不劳用众,宜使辩士奉相公书,明祸福以招之,彼必服。”丞相然之。公令柏耆口占为丞相书,明祸福,使柏耆袖之以至镇州。承宗果大恐,上表请割德、棣二州以献。丞相归京师,公迁刑部侍郎。
岁馀,佛骨自凤翔至,传京师诸寺,时百姓有烧指与顶以祈福者。公奏疏言:“自伏羲至周文、武时,皆未有佛,而年多至百岁,有过之者。自佛法入中国,帝王事之,寿不能长。梁武帝事之最谨,而国大乱。请烧弃佛骨。”疏入,贬潮州刺史。移袁州刺史,百姓以男女为人隶者,公皆计佣以偿其直而出归之。入迁国子祭酒。有直讲能说《礼》而陋于容,学官多豪族子,摈之不得共食。公命吏曰:“召直讲来,与祭酒共食。”学官由此不敢贱直讲。奏儒生为学官,日使会讲。生徒奔走听闻,皆相喜曰:“韩公来为祭酒,国子监不寂寞矣。”
公气厚性通,论议多大体;与人交,始终不易。凡嫁内外及交友之女无主者十人。幼养于嫂郑氏,及嫂殁,为之服期以报之。深于文章,每以为自扬雄之后,作者不出,其所为文未尝效前人之言,而固与之并。自贞元末,以至于兹,后进之士,其有志于古文者,莫不视公以为法。
不堪惆怅落花前,自鼓庄盆对逝川。
回首可怜长寂寞,多情信有短姻缘。
游魂永永无归日,极目茫茫似接天。
感旧两行年老泪,每逢寒食一潸然。
凉枝娇影过重门。是春痕。是愁痕。纤袖婵娟,桐阁正抛笙。
欲种蘼芜芳苑改,飞红近,傍帘前、坠玉云。
曲廊。背语。初睡醒。雾乍冥。雨乍冥。望也望也,望不尽、一片春阴。
瘦到夭桃,短柳坐啼莺。惆怅珠尘容易隔,寻旧梦,有名香、难返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