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雍丘燕溪分韵作

舍辔步平陆,解襟俯清池。
微风度修竹,瑟瑟生沦漪。
梨华照晴影,暖雪正纷披。
把酒久沈想,况与玉人期。
贺铸
  贺铸(1052~1125) 北宋词人。字方回,号庆湖遗老。汉族,卫州(今河南卫辉)人。宋太祖贺皇后族孙,所娶亦宗室之女。自称远祖本居山阴,是唐贺知章后裔,以知章居庆湖(即镜湖),故自号庆湖遗老。
  猜你喜欢
花不尽,柳无穷。应与我情同。觥船一棹百分空。何处不相逢。
朱弦悄。知音少。天若有情应老。劝君看取利名场。今古梦茫茫。
裛尘丝雨送微凉,偶出樊笼入道场。半偈已能消万事,
一枰兼得了残阳。寻知世界都如梦,自喜身心甚不忙。
更约西风摇落后,醉来终日卧禅房。

仙境康庐最,高人此处家。今游住京国,谁代管烟霞。

觅句行逢鹤,持经坐对花。快谈方未已,起看玉绳斜。

频年落落事孤征,每到穷边一寄情。马迹未能追穆后,虎头空自相班生。

风吹白草桑乾岸,月照黄沙盛乐城。忽见丹青意惆怅,君看曹霸阸才名。

彼君子兮,朗若玉山,烂若朝霞。叹三闾香草,忠臣有后,七贤修竹,处士无家。

画痴书淫,酒铛茶董,满院桐阴一帽斜。真潇洒,负薪而歌者,优孟谁邪。

贤郎品更称佳。只落日祠堂守暮鸦。向山头荷锸,追随猿鹤,泉边键户,笺释虫虾。

北郭骚贫,东方朔饿,一片空庭扁豆花。轩渠也,任韦平父子,两代宣麻。

一老昂藏物外高,陈陈胸次尽龙韬。
功名未疗湖山癖,却著袈裟替战袍。

黎明出故垒,得此空王宫。结庐知何年,十里峦冈重。

居然谢埃?,䆗窱开房栊。筛篱漏初日,云木凉高风。

直疑天边秋,六月到此中。壁端故时笔,磊落空生容。

诈言竺乾客,燕坐长年逢。我来偶拭目,滞念为一空。

野僧强留连,稻饭延高舂。王程迫星火,持语勿恼憹。

方惭简书畏,何计栖狂蓬。

文章久矣乏正气,作者付谁传位置。
天庠晚乃得朱君,钟吕一鸣康瓠弃。
君看今岁大廷魁,一种风骨何尪羸。
吾曹此名未立耳,立则万口须衔枚。
君今乘槎问星汉,名已籍仙政何患。
蚕蚕工夫何足筹。龙墀勋业须早辦。
作诗赠君当马鞭,梅花送春入冷边。
与君同吉我无缘,天其或者须同年。
朝采莲,暮采莲,莲花艳冶莲叶鲜。
花好容颜不常好,叶似罗裙怨秋早。
秋风浩荡吹碧波,绿怨红愁将奈何。
年年采莲逞颜色,采得莲花竟何益。
莲花虽好却无情,夫婿有情常作客。
万里关河归未得,争如池上锦鸳鸯,双去双来到头白。
采莲复采莲,采莲还可怜。
愿比莲花与莲叶,不论生死根相连。

招隐长吟丛桂诗,赐环欢奉玺书归。东郊瘦马骅骝在,南海明珠薏苡非。

宾客重寻廷尉寺,官曹不远故山薇。须还长孺银青绶,聊看翁思博士衣。

大梁何岧峣,崤函跨上游。罗衢分第宅,驱毂富王侯。

煌煌紫薇省,控据当嵩丘。明公廊庙姿,举世寡所俦。

出牧涖兹土,日为苍生谋。巡方重民隐,揽辔宣皇猷。

遂令宛洛间,万屋归怀柔。民居既奠枕,河水亦安流。

邈矣皇华篇,千古咏咨诹。

小鬟衫着轻罗,发如螺,睡起钗偏髻倒唤娘梳。
心上事,春前景,闷中过,打叠闲情别绪教鹦哥。

真人开有汉,帝业肇无蒌。洒落君臣契,艰危庙社图。

山川扶鄗邑,日月拱东都。社稷千秋里,风云四达衢。

北风吹雨雪,西日照桑榆。旧物馀翁仲,荒祠老祝巫。

功臣遗像在,时有鼠衔须。

翠羽招凉,冰纨织素,新裁别出良工。竹劈湘江,排来琐骨重重。

置君怀袖常披拂,似半轮、明月当空。更随人,宜卷宜舒,异样玲珑。

蹋青俊侣曾携手,爱聚头名好,著意怜侬。娇靥平遮,远山微露眉峰。

锦囊贮后情偏重,谩愁佗、捐弃秋风。寄相思,九折柔肠,宛转差同。

巾帼英雄,擅两世、忠贞威烈。想当日、锦幢宝幰,灵旂猎猎。

铜鼓声传儋耳峒,银刀影冷骊龙穴。到而今,奇甸仰鸿慈,留旌节。

千载后,钟豪杰。迎香火,平山贼。大功成告庙,雷轰电掣。

都督非常谁早识,岭南奠定华夷悦。咄哉今,将帅畏寇雠,空咋舌。

十里城西路,名园蜡屐寻。松阴连径润,苔色到门深。

霜木垂丹果,风湍落翠禽。转怜烽火后,复此共登临。

小筑违尘市,西畴旧草堂。谁言林未密,惟爱日初长。

宿雨低江柳,晴云上海棠。晚来余兴在,秉烛绕回廊。

江有归舟,亦乱其流。之子言旋,嘉名孔修。
扬于王庭,允焯其休。
舟既归止,人亦荣止。兄矣弟矣,孝斯践矣。
称觞燕喜,于岵于屺。
彼游惟帆,匪风不扬。有彬伊父,匪学不彰。
予其怀而,勉尔无忘。

明灭孤檠剩一身,花残时似可怜春。釭昏雨气红将褪,壁带寒烟暗欲匀。

风叶夜猿愁并悄,女萝山鬼若为邻。上林雁足悬知好,黯淡无因得认真。

  十月二十六日得家书,知新置田获秋稼五百斛,甚喜。而今而后,堪为农夫以没世矣!要须制碓制磨,制筛罗簸箕,制大小扫帚,制升斗斛。家中妇女,率诸婢妾,皆令习舂揄蹂簸之事,便是一种靠田园长子孙气象。天寒冰冻时,穷亲戚朋友到门,先泡一大碗炒米送手中,佐以酱姜一小碟,最是暖老温贫之具。暇日咽碎米饼,煮糊涂粥,双手捧碗,缩颈而啜之,霜晨雪早,得此周身俱暖。嗟乎!嗟乎!吾其长为农夫以没世乎!

  我想天地间第一等人,只有农夫,而士为四民之末。农夫上者种地百亩,其次七八十亩,其次五六十亩,皆苦其身,勤其力,耕种收获,以养天下之人。使天下无农夫,举世皆饿死矣。我辈读书人,入则孝,出则弟,守先待后,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所以又高于农夫一等。今则不然,一捧书本,便想中举、中进士、作官,如何攫取金钱,造大房屋,置多产田。起手便走错了路头,后来越做越坏,总没有个好结果。其不能发达者,乡里作恶,小头锐面,更不可当。夫束修自好者,岂无其人;经济自期,抗怀千古者,亦所在多有。而好人为坏人所累,遂令我辈开不得口;一开口,人便笑曰:“汝辈书生,总是会说,他日居官,便不如此说了。”所以忍气吞声,只得捱人笑骂。工人制器利用,贾人搬有运无,皆有便民之处。而士独于民大不便,无怪乎居四民之末也!且求居四民之末,而亦不可得也。

  愚兄平生最重农夫,新招佃地人,必须待之以礼。彼称我为主人,我称彼为客户,主客原是对待之义,我何贵而彼何贱乎?要体貌他,要怜悯他;有所借贷,要周全他;不能偿还,要宽让他。尝笑唐人《七夕》诗,咏牛郎织女,皆作会别可怜之语,殊失命名本旨。织女,衣之源也,牵牛,食之本也,在天星为最贵;天顾重之,而人反不重乎?其务本勤民,呈象昭昭可鉴矣。吾邑妇人,不能织绸织布,然而主中馈,习针线,犹不失为勤谨。近日颇有听鼓儿词,以斗叶为戏者,风俗荡轶,亟宜戒之。

  吾家业地虽有三百亩,总是典产,不可久恃。将来须买田二百亩,予兄弟二人,各得百亩足矣,亦古者一夫受田百亩之义也。若再求多,便是占人产业,莫大罪过。天下无田无业者多矣,我独何人,贪求无厌,穷民将何所措足乎!或曰:“世上连阡越陌,数百顷有余者,子将奈何?”应之曰:他自做他家事,我自做我家事,世道盛则一德遵王,风俗偷则不同为恶,亦板桥之家法也。哥哥字。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