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方思道毛坞之什 其三

愔愔灶觚桐,采自樵人坞。徽轸不得荐,槫栌亦何补。

况复近庖厨,宫商委泥土。哲匠秉清规,知音慕中古。

正声归雅琴,俚耳蔺簧鼓。中郎不可见,虎贲犹堪取。

何时期幽寻,渌水游春渚。

杨慎
  杨慎(1488~1559)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猜你喜欢

十年海上旧郎官,白发相期岁欲阑。处处风尘犹在目,归来何日共纶竿。

先辈匣中三尺水,曾入吴潭斩龙子。
隙月斜明刮露寒,练带平铺吹不起。
蛟胎皮老蒺藜刺,鸊鹈淬花白鹇尾。
直是荆轲一片心,莫教照见春坊字。
挼丝团金悬簏簌,神光欲截蓝田玉。
提出西方白帝惊,嗷嗷鬼母秋郊哭。

不嫌野父便交欢,讳说头衔是史官。车为久悬羞再驾,冠宜长挂怕重弹。

丛祠散社分余肉,僧钵逢斋寄一餐。此段风流那易得,肯驰崄岨涉波澜。

云屏入夜笙歌静。不许愁人愁里听。燕归花底语言工,酒到月圆时候醒。

盈盈恨靥还窥镜。未信恨多销鬓影。五更帘外又东风,明日南园花落定。

茅茨以为庵,环顾萧然虚。内乐苟自足,容人即有馀。

旁依修竹密,上翳青松株。勿言此中陋,中有君子居。

版图填写百官志,楮券类排千字文。堪笑吾儒多伎俩,一时鬻爵僣吾君。

落花愁杀未归人,乱后思家梦更频。
纵有溪头茅屋在,也应芳草闭深春。
山好如斯极,吾归亦可迟。
人间如吟者,马上细看之。
莫讶回头数,端能具眼谁。
不随时事改,三叹紫微诗。

卷石巉岩蘸绿波,结盘古树挂藤萝。披图起我还乡兴,更欲乘风发棹歌。

常记江南春欲到,消息付南枝。疏影横斜照水时。月淡暗香迟。
可惜江头千树玉,雨暗更风欺。传语东君管领伊。憔悴有谁知。
秋来夜气更清明,月朗窗虚梦不成。
似报云间仙仗过,分明听得步虚声。

霜林脱尽长风劲,老干凌空势特横。丛祠野岸俯寒潮,对立隐然君子正。

或云平仲乃古名,叶如鸭脚森高擎。肌理细密类文木,雕镌裁制最中程。

仰观有如双阙列,巨可蔽牛坚多节。肤皴石骨旁生瘿,枝蟠篆势力屈铁。

千年灵根逃斧柯,盘郁不啻藏岩阿。若非里社耆年慎护惜,定烦双忠灵爽为总呵。

松禅作图下笔迅,咫尺俨如耸百仞。寒林讵必仿李成,枯树应知伤庾信。

我来摩挲坐树侧,重披斯图三叹息。图今兴树屹相向,乔木依然令人轼。

君不见梁时七桧析作薪,星坛荒秽丛荆榛。又不见红豆山庄化尘坌,野田孤干无人问。

独留此树依寒塘,两虬挺角立不僵。栎社未邀匠石顾,岂有黄鹄来翱翔。

亦知材大古难用,磊砢犹应为世重。小山之招在何许,更拟作亭效楚颂。

举杯相酹仍留连,回看林杪生暮烟。息盦髯叟诗在手,我欲和之写向石之右。

休沐成归计,离心问落花。几年依日月,此去且烟霞。

树里江帆隐,云边驿路斜。悬知怀友梦,时复到京华。

重来却怪旧游稀,绿满郊原杏子肥。
翠幄晴骄微雨色,青溪阴借夕阳辉。
花藏数蝶惊人散,燕领双雏傍客归。
一夜乡心生白发,越王台下杜鹃飞。

万里浮云入望阴,千山落日正沈沈。当朝自馁中兴志,出塞徒劳上将心。

臣子终天仇未复,奸邪设险计殊深。惟馀一箧精忠传,挥泪频看不自禁。

虚室夜迟迟,孤镫静读诗。欲求开卷益,合以古人期。

谏果回甘后,心花怒放时。姮娥能解事,送影入深帷。

春山寒食节,夜雨昼晴天。日气薰花色,韵光遍天川。

临流飞凿落,倚榭立鞦韆。槛外游人满,林间饮帐鲜。

众音方杂遝,馀景更留连。座客无辞醉,芳菲又一年。

童颜鹤发两成霜,共会华筵喜欲狂。杖履优悠饶岁月,山河阅历几沧桑。

红绫赴宴霓裳咏,绿蚁杯浮琥珀光。漫说长生丹有诀,天家雨露胜仙方。

晚入承明数未奇,那知铸错不堪追。文章旧价欣方慰,辛苦初心悔已迟。

遗恨一时头腹尾,空传三绝画书诗。生刍一束无从唁,独向西风泪暗垂。

自怜滚滚抗尘容,深入云山得梵宫。拂榻欲为庄叟梦,披襟聊挹楚王风。

条松老干森森直,古麓寒泉脉脉通。衲子久能严戒律,炉香深炷掩房栊。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