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曲 秋暮登雨花台

此恨君知否。问何年、香消南国,美人黄土。结绮新妆看未竟,莫报诸军飞渡。

待领略、倾城一顾。若使金瓯常怕缺,纵繁华、千载成虚负。

琼树曲,倩谁谱。

重来庚信哀难诉。是耶非、乌衣朱雀,旧时门户。如此江山刚换得,才子几篇词赋。

吊不尽、人间今古。试上雨花台上望,但寒烟衰草秋无数。

听嘹唳,雁行度。

顾贞观
  顾贞观(1637-1714)清代文学家。原名华文,字远平、华峰,亦作华封,号梁汾,江苏无锡人。明末东林党人顾宪成四世孙。康熙五年举人,擢秘书院典籍。曾馆纳兰相国家,与相国子纳兰性德交契,康熙二十三年致仕,读书终老。贞观工诗文,词名尤著,著有《弹指词》、《积书岩集》等。顾贞观与陈维嵩、朱彝尊并称明末清初“词家三绝”,同时又与纳兰性德、曹贞吉共享“京华三绝”之誉。
  猜你喜欢

用拙存吾道,幽居近物情。
桑麻深雨露,燕雀半生成。
村鼓时时急,渔舟个个轻。
杖藜从白首,心迹喜双清。

晚起家何事,无营地转幽。
竹光团野色,舍影漾江流。
失学从儿懒,长贫任妇愁。
百年浑得醉,一月不梳头。

衰颜甘屏迹,幽事供高卧。
鸟下竹根行,龟开萍叶过。
年荒酒价乏,日并园蔬课。
犹酌甘泉歌,歌长击樽破。

柳色映驰道,水声通御沟。
虽喜芳物盛,未同故人游。
叩门忽去我,跃马振轻裘。
佩印自兹始,过家当少留。
中园何时到,薇蕨亦已柔。
山翠入幽屐,渚香浮回舟。
阡陌有还往,壶觞时献酬。
应笑天禄阁,寂寥谁见求。
太婆岭独高秋浦,皖公山正望龙舒。
端如牛女隔天汉,不似彭郎近小姑。

长梧有高韵,千载不可及。五柳遗世名,于今亦独立。

悲哉市朝士,夸竞常汲汲。

素质静相依,清香暖更飞。
笑从风外歇,啼向雨中归。
江令歌琼树,甄妃梦玉衣。
画堂明月地,常此惜芳菲。

薄暮霜篱景色加,名园分得岁寒花。谁知建业骚人馆,不是浔阳处士家。

汉家中叶赤眉起,男儿报国辞乡里。大布裹头谒长官,长矛突阵酬知己。

当时军帅重豪英,握手款语如弟兄。群贼见马但罗拜,搴旗独舞人皆惊。

烟尘荡尽战袍紫,论功尚是辽东豕。抃掌且欢天下平,归来稳卧云山里。

生儿能耕女能织,邻叟时来同酒食。醉后犹弯八石弓,腐儒愕视誇神力。

去年关东有书至,蛟鼍上岸来争地。重提宝剑诀亲知,跃马往输囊底智。

讵图时势一朝变,健儿掉首羞言战。不闻刁斗响壕墙,但见胡床摇羽扇。

独上高岗喝窜兵,军衣改制无姓名。横冲已失刀戈利,挺立谁与枪炮争。

斩馘无功逃不死,朝廷自有通和使。靴根跌断太行山,泪血空增辽海水。

忆我年少战阊门,电击雷奔扫盗屯。夷兵踸踔不入眼,旁望驰突惊其魂。

请缨无成敌早料,吾侪尚在英俄笑。白发封侯只等閒,伤心岂为终屠钓。

邻儿意气吞长鲸,夜凉来问阴符经。忧时但愿欃枪隐,不向天涯被甲行。

金马门前散早朝,石渠高阁夏云销。丝纶有道阶惭近,竹素无功佩懒摇。

匏汲宫泉分雨气,土怀滨海望晴寥。未除消渴惊秋至,木落虚庭响碧瑶。

风外香来觉爽神,龙涎也合让其真。绮罗旧梦应随蝶,时世新妆欲媚人。

高阁望来疑似锦,香阶堆处叹如尘。彩毫浓蘸金壶墨,一一题诗应付春。

闻道红巾跃马过,闾阎净洗挽银河。专城墨绶当关少,上将旌麾避贼多。

虎据徒闻营隔水,狼奔始复见提戈。堪怜一片全州土,鬼哭啾啾奈尔何。

高阳诸葛流,策进先善守。崇祯五十相,谁欤出其右。

如何松涛亭,间此活国手。旁观送日月,浩叹付诗酒。

回首山海东,心尽百八叩。辽左等闲弃,神京究何有。

昏昏一世人,狺吠随指嗾。庄烈固英主,补牢未为后。

岂真四城复,斯人遽衰朽。终要宁远关,何惜祖大寿。

擎天竟听去,明社焉不覆。流传翰墨缘,虹光照虚牖。

旧闻须如戟,谓当平原肘。绕指一何柔,始叹包孕富。

九派江流荡远空,夕阳斜影在孤蓬。尽抛世事浮云外,犹忆家乡暮雨中。

弱柳垂条生暖翠,落花飞片带残红。钟声忽起来何处,野寺前山一径通。

棠梨睡起娇啼粉,桃杏香浓浅抹脂。自是从来肌骨好,春风宁为一花私。

园林才有热。
夏浅更胜春。
嫩竹犹含粉。
初荷未聚尘。
承恩豫下席。
应阮独何人。

繁华尽销歇,独鸟下秋雯。残柳隋堤雪,荒榛艮岳云。

城寒清角起,寺夕远钟闻。乡思凭谁寄,苍茫烟树分。

湘灵鼓瑟夜凄清,云暗苍梧听杳冥。解佩上宾虞舜去,沧波无极九疑青。

咄咄书空恨,悠悠避世心。秋兼秋树乱,病兴夕阳深。

藓壁朝阴早,蓬门夜气侵。亲月长不见,多难更相寻。

卜筑藏修地自偏,尊前诗酒集群贤。半岩松暝时藏鹤,
一枕秋声夜听泉。风月谩劳酬逸兴,渔樵随处度流年。
南州人物依然在,山水幽居胜辋川。
旧属苍梧郡,今通南海军。
峒中风转恶,岭外气全分。
怪蟒呼人姓,阴蛟吐瘴云。
夷歌起樵牧,几度隔墟闻。

蜀天雨后青如扫,凉月棱棱玉弓小。江渎池头不解看,客里蛾眉青更好。

江城薄暮人语稀,碧烟缭缭秋縠微。苍苔行尽见人影,不觉露下沾葛衣。

玉闺良夜捲帘坐,应是愁痕初月锁。素娥分影照离颜,咫尺晶梳念钗朵。

举头低头两沈吟,纤玦渐西更漏深。古来作客尽如此,看取铅泪承衣襟。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