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六十馀年妄学诗,工夫深处独心知。夜来一笑寒灯下,始是金丹换骨时。
与君同祖复同庚,同向师门属雁行。六十年光流水过,三千功行几时成。
为霖未展狂龙性,伏枥宁忘老骥情。荔子满园荷满沼,寿觞从此岁同倾。
高踞层楼瞰十洲,江山如画半沉浮。岛夷计日迟青雀,海客临风盟白鸥。
帆到虎头皆北向,水归鳌背尽东流。鲁连去后无消息,莫惜频频上此楼。
垂垂两耳肉如环,绿发鬖髿覆绀颜。悔不担来千石酒,直看一路醉花蛮。
并门连岁不年丰,证父攘羊礼义空。既倒狂澜扶不起,直须急手建庠宫。
破晓冲寒放越舲,鸣榔惊我醉初醒。拥将布被萦诗思,陡启篷窗列画屏。
平野冻云低远树,乱山残雪出孤亭。应知此去山城近,无数炊烟到眼青。
晴云漠漠水潺潺,危阁春归白日闲。若问祖师消息处,眼前环列是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