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拟毡安可卷,欲器不禁锤。俯拾甘赪手,昂窥任扑腮。
君昔驱龙下三楚,湘妃汉女愁江渚。岂有高歌散白云,至今老树作人语。
开国乐湖山,流观起高台。因有献楣人,木眚自兹来。
侈泰遂亡国,捲地惊风埃。
鸳鸯牒下喜难持,马角乌头尽有私。湘浦佩珠虽赠早,成都玉杵却来迟。
难忘一世孤眠语,忍负千拦百就时。始信相思不无益,有情痴也未曾痴。
崇朝雨过见晴晖,土脉膏深笋蕨肥。黄鼠倒悬瓜蔓走,乌鹑斜掠稻花飞。
几家村坞流如带,数处陂堤树作围。每到此间留恋甚,云峦万叠对柴扉。
长江春水满,瀰瀰绿如苔。行人过江急,江阔船不来。
常时易处变时难,掬育孤儿纺织间。向使相欢得偕老,贞名未必满人寰。
平沙倒树涌溪云,目极东南路不分。昨日桑田今已矣,荷锄空负一春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