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写出了黄昏时站在楼上所看到的杭州城外繁华景色。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一首句写仲夏之夜,登上江楼,极目远眺,海天暮色“茫茫”一片,写出海上夜色。次句推展画面,山川形势,气象壮阔。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一次联泼墨挥洒,江城万家灯火四面闪烁天际银河倒映在江心。同首联所写海天茫茫、山高水阔,相互辉映。都是“夕望”之景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腹联使用了“晴天雨"、“夏夜霜"两个形象比喻。前者将风吹古木树叶的萧瑟声同雨声联系,说明酷似雨声;后者将皓月临照平沙的银白色同霜色比并说明形如秋霜。以强烈的主观想象把互相矛盾的自然现象通过艺术的对接,合情合理,使景色透射出一股清凉气息。
能就江楼销暑否?比君茅舍校清凉尾联以问答的形式,以江楼茅舍消暑“校清凉”亲切、诙谐,因口吻而使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在夕阳西下的时候,诗人登上江楼,向东望去,总览余杭山川形势,只见海天一色莽莽苍苍,山川分外开阔空旷。而当夜幕降临,城四周燃起了万家灯火,钱塘江中江船密集,待渔火纷纷点燃之时,就仿佛是天上的星河映在了水的中央。森森古木高旷而幽寒,就是在晴天也像下雨一样阴凉潮湿,月亮照在平沙之上,就是在夏天也像是落下了层白霜那样清寒。
于是,诗人描写了俯瞰万家灯火星河灿烂的繁华夜景和月白风清的感受。用“晴天雨”来形容夜风,把风吹树叶的飒飒声和雨声联系起来;用“夏夜霜”来形容月光,又把月照白沙的颜色,和霜色结合起来,诗人丰富的想象力于此可见一斑,壮美的山河,凉爽宜人的气候,加上主人的殷勤,客人便欣然而至了。
诗人把江城夏夜的景色描写得分外美丽。不仅有海天一色山川阔大的自然之美,又有万家灯火、水中渔火的人间安宁,繁华的气象。而·古木”、“平沙”二句的描绘,便把一片清朗幽寒写得淋漓尽致,让人顿觉暑意全消,精神为之一爽——这的确是一个消暑的好地方。
诗中所写都是寻常景物:海、天、山川、灯火、星河、风雨树木,月下的霜……但其妙处就在于在短短一首七律中用这么多事物组合出一幅幅清新优美的画面,就像一幅疏朗悠远的山水画,最后以人的心情作结,使整幅画更增加了人情之美。
山有乔木,有条有柯。人无兄弟,云如之何?寤寐怀思,忧心实多。
翩翩者鸿,行彼幽草。人有兄弟,如城如堡。寤寐怀思,战兢以保。
惟彼兄弟,一本而枝。同气殊心,则各有思。造次弗念,参商以离。
莫矜匪父,莫哀匪母。岂羔之先,孰羜之后。忧饥悼疾,中心如炎。
维此哲人,秉心不回。夙夜寝兴,二人是怀。如彼駏蛩,死生以偕。
维彼愚人,弗念厥绍。利火中焚,谗兵外挑。豆羹不平,干戈是挢。
温温恭人,如桐如丝。宫鸣角应,羽振商随。翕翕雍雍,融融恰恰。
我尊既陈,我俎有践。言念兄弟,中心弗殄。敬慎威仪,以谨嬿婉。
有鸟有鸟,喈喈其音。拂彼丛薄,扬于中林。宜尔子孙,式昭厥心。
城南城北云如墨,纷纷点空零乱。落日呼群,惊风坠翼,极目平林恨满。
萧条岁晚。是几度朝昏,玉颜轻换。露泣宫槐,夜寒相与诉幽怨。
新巢安否漫省,绕枝栖未定,珍重霜霰。坏堞军声,长天月色,谁识归飞羽倦。
江湖梦远。记噪影樯竿,舵楼风转。意绪何堪,白头搔更短。
帘底斜阳红一线。怕近黄昏,不放银钓卷。烛影西堂看又短。
金尊只讶宵来浅。
赋罢离情魂欲断。砧杵谁家,唤起征人怨。冷到秋心秋不管。
芙蓉却在江南岸。
八月望夕天大晴,纤埃散去河汉清。长空皎洁净如洗,四顾寥阒秋无声。
少焉皓月生沧洁,吴牛乍见喘且惊。连宵阴晦不见月,今夜见月倍称情。
寒芒直射斗牛窟,满庭冰雪银水晶。低徊弄色茅屋上,照我慷慨平生诚。
乾坤虚廓照万古,再一万古光愈明。从兹高照万万古,毫发可容无遁形。
老翁今年七十一,固当与月同亏盈。月能烛幽鉴下土,人能拨乱至太平。
二俱有功于天下,皆足为世之重轻。故能发无尽之幽光,垂不朽之令名。
云霄有路通蓬瀛,仙人相邀游广庭。朗然晃耀白玉京,钧天乐奏声铿鍧。
风吹衣袂虚泠泠,环佩错杂相和鸣。团团古铜镜,灿烂天之庭。
清辉百千丈,神彩何莹莹。金波泻琼液,跃出虾蟆精。
云边白兔知几龄,玉杵舂香药未成。丹桂不老常芳荣,西风凉夜秋花馨。
姮娥孀居谁与伍,美质不眠长独醒。贝宫旷阔宁有极,举步欲进足屡停。
满身风露良久立,依然命驾还青冥。黄尘白水三山远,魂梦飘飘回翠辇。
恍疑身在紫霞峰,影随大地山河转。霓裳羽衣不复道,灵丹难驻容长好。
君不见万里关山全盛时,有道君王蜀中老。
扁舟过海岛,风便一日耳。咫尺不可期,波涛四十里。
朅来鸡山下,共浴桃花汤。洗尽尘土骨,心期云水乡。
夜梦挂席南斗傍,金山寺影水中央。海云嘘蜃化楼阁,撞钟击鼓闻海阳。
施食狎鸥沾法味,衔花驯鹿散天香。夕阳万顷鹘没处,水涵天影青茫茫。
临风朗咏太白句,鸟飞不尽吴天长。海山道人种白玉,碧眼方瞳照岩谷。
遗我天书三十六,模糊尘眼不可读。醉乘天上紫玉麟,一问东海青童君。
天风吹衣毛骨冷,银河倒浸扶桑云。麻姑两鬓垂秋霜,人閒沧海变耕桑。
归来笑抚灵松下,春风几度桃花坞。
平生逃暑饮,病著不濡唇。熨齿甘瓜冷,流匙香粒匀。
加餐虽意决,对案已眉颦。却叹廉颇老,犹为善饭人。
师门北望暮天低,一抹炊烟染树齐。赖有盐车太行骥,载将衣钵到河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