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赋画江潭苑四首

吴苑晓苍苍,宫衣水溅黄。小鬟红粉薄,骑马珮珠长。
路指台城迥,罗薰袴褶香。行云沾翠辇,今日似襄王。
宝袜菊衣单,蕉花密露寒。水光兰泽叶,带重剪刀钱。
角暖盘弓易,靴长上马难。泪痕沾寝帐,匀粉照金鞍。
剪翅小鹰斜,绦根玉镟花。鞦垂妆钿粟,箭箙钉文牙。
狒狒啼深竹,老湿沙。宫官烧蜡火,飞烬污铅华。
十骑簇芙蓉,宫衣小队红。练香熏宋鹊,寻箭踏卢龙。
旗湿金铃重,霜干玉镫空。今朝画眉早,不待景阳钟。
李贺

  李贺(约公元790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猜你喜欢
锦江近西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
万里桥边多酒家,游人爱向谁家宿。
湖南远去有馀情,蘋叶初齐白芷生。谩说简书催物役,
遥知心赏缓王程。兴过山寺先云到,啸引江帆带月行。
幕下由来贵无事,伫闻谈笑静黎氓。
妆席相逢,旋匀红泪歌金缕。意中曾许。欲共吹花去。
长爱荷香,柳色殷桥路。留人住。淡烟微雨。好个双栖处。
碧波帘幕垂朱户,
帘下莺莺语。
薄罗依旧泣青春,
野花芳草逐年新,事难论。

凤笙何处高楼月,
幽怨凭谁说?
须臾残照上梧桐,
一时弹泪与东风,恨重重。
黄头郎,捞拢去不归。
南浦芙蓉影,愁红独自垂。
水弄湘娥佩,竹啼山露月。
玉瑟调青门,石云湿黄葛。
沙上蘼芜花,秋风已先发。
好持扫罗荐,香出鸳鸯热。
丁巳孟秋春戊午,不雨三时嗟旱苦。
低田高垅皆黄埃,佳种几成不入土。
富家仓廪铁灌锁,民腹为雷泪为雨。
更迟十日天不问,血肉磨牙总豺虎。
悬官祈祷聊具文,饥声嗷嗷恬不闻。
山中道士睡不着,鞭龙起电驱风云。
天瓢点滴翻骏马,一日甘霖遍天下。
尽将昨夜赤千里,化作今朝青四野。
农家笑语无愁声,指日可望天太平。
熙朝真主圣且明,汉雨不待宏羊烹。
或言天民天自恤,或夸调燮有新术。
山中道士不言功,饱饭熟睡听松风。
往来欲休息,亦可乐自然。
上观云飞鸟,下看鱼泳川。

颢气中流转,烟光四周遭。层波碧离离,秋色寒滔滔。

泠然乘风游,托身任毫毛。仰观天垂象,旁见林露梢。

山移舟向背,目荡心飘摇。北望千帆走,灿若组紃交。

五老云外笑,人世心魂劳。明当接匡君,举手为我招。

篮舆轧轧上梅桥,玉照崚嶒入望遥。梅与主人俱旧识,一年诗兴又相撩。

浩荡鸥边,四山深黑明渔火。水亭凉锁。一笛秋心破。

棹入菰蒲,扑面青虫堕。船唇坐。雨丝吹过。花气冥濛簸。

一卷残经对好风,会心多在晚村中。已凭沟浍污流竞,自觉烟云色相空。

古墓欹倾耕犊上,野桥低小钓航通。年来渐洗名根净,惟许前溪鸥鹭同。

每逢佳处辄安跧,及到清居半日悭。晓壁撼钟云离石,夜泉洗钵月摇山。

人生能作几时客,林下都无一个闲。不信试看题壁字,明朝多是马头还。

缥缈飞亭倚半空,景来酬对不知穷。天开云嶂轮环外,地蹙林丘尺寸中。

时有桂花飘馥烈,恨无泉玉泻玲珑。楚人不识灵均意,江上年年费粽筒。

双崖对立削铁成,上摩天阙与云平。俯视不测烟冥冥,石梁横跨通人行。

堕井窥见天光明,不知日月何方生。怒涧穿石势建瓴,雪瀑飞卷鹭羽轻。

海鳅喷喝潮倒倾,龙公捧檄驱雷霆。阿香推车无暂停,两甄合战铙鼓鸣。

万马蹴踏虏帐惊,铜山碎裂宵匉訇。闻者震掉心怦怦,胡乃以琴为之名。

琴含太古移我情,大弦春温小弦清。九十一声无此声,或者缥缈仙之灵。

爱此幽险飞驭经,华山毛女招媌娙。东阳石室幽不扃,曲罢月落霜峰青。

世上传说惊聋盲,大书深刻不可更。此意是非谁与评,狂吟付与黄猿听。

杨柳已秋思,楚田仍刈禾。归心病起切,败叶夜来多。
细雨城蝉噪,残阳峤客过。旧山馀业在,杳隔洞庭波。

洞府深沉别有天,石门相贯碧孱颜。凿开混沌千年窍,坼破蓬莱一朵山。

日玩嵌空僧不厌,时探幽怪客忘还。若教元子当初到,肯使朝阳播世间。

孤危不立,坐断千差。
有笑陪宾,无贜验贼。

松行未尽却回头,寒雨霶沱已渐收。望海阁边霶缭绕,行春桥下水奔流。

山庵骤别高谭远,城寺将归满面羞。须效著书同护法,悠悠人事漫拘囚。

世间闲日月,甚处能长。棋半局,海生霜。醉山公、偏记酿王事业,小槽红滴,就卧何妨。

推枕闻炊,结茅量笏,屏当精庐花正忙。仙格中人故超诣,风尘外物自清章。

却忆扬州烟景,客怀无那,安排向、春海茫茫。歌串细,领巾香。

宜餐秀色,合付王昌。看欲笑时,闲情体贴,正无人处,密意商量。

蓬壶非远,便双成瑶阙,酒粘花压,应也相当。

林下云水香,幽亭识花气。
相看话所思,春色令心醉。
之子寻幽期,孤琴入空翠。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