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兴十首 其八

㸌㸌刀刃光,弯弯弓面张。入水斩犀兕,上山椎虎狼。

里中无老少,唤作癫儿郎。一日风云会,横行归故乡。

元稹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猜你喜欢
同方久厌俗,相与事遐讨。及此云山去,窅然岩径好。
疑入武陵源,如逢汉阴老。清谐欣有得,幽闲欻盈抱。
我本玉阶侍,偶访金仙道。兹焉求卜筑,所过皆神造。
岁晚林始敷,日晏崖方杲。不种缘岭竹,岂植临潭草。
即途可淹留,随日成黼藻。期为静者说,曾是终焉保。
今为简书畏,只令归思浩。
粉环匀束绿沉枪,袅露差烟{左山右雙}{左山右雙}长。
卷箔乍惊双眼健,倚阑寻觉百毛凉。
齐披古锦围山阁,背迸寒犀过寺墙。
堪笑数根苍翠者,强颜如立少年场。

雨细梅黄荔子丹,殊方风物异江山。客愁望极伤心处,更听钩辀云木间。

功掩萧何第,名越崔氏堂。
孤忠扶社稷,一德契穹苍。
金碧飞翚外,鸾虬结绮旁。
落成纷燕贺,弱羽得高翔。

五年一会面,一别不惨然。只消三回别,便是十五年。

念我志参学,黄杨木子禅。百遍听师语,终不破纠缠。

辟彼生肓人,生不识紫朱。告以朱何似,转告转模糊。

别师既不忍,留师复苦难。十月江风多,留毛盖脑寒。

密舸倚江,高楼控堞,远林红抹残霞。阑暑收时,牵牛篱角初花。

碧天如水星如絮,度收河、凉月些些。凭朱栏,风扇摇纨,露袖垂纱。

瓜灯翠泛秋樽酒,正四悬帘幕,并拨琵琶。蕖叶池生,香鸥小梦团沙。

还愁玉簟湘屏冷,卧听蛩、倚了听鸦。况今宵,座有羁人,顾影思家。

石为云盖上垂旒,水作冰壶一击球。似笋反生悬碧玉,如簪倒插挂青琉。

外犹虎踞风回啸,内若龙蟠气转幽。尚想初时开辟意,何时更共尔游休。

绣衣无已久,石榻尚依然。不识寻山客,几人能爱贤。

道民初不忘天台,姓氏分明见密崖。为问松台千载鹤,白云何处不归来?

田园松菊自由身。鞍马老红尘。鹅鸭恼比邻。算未羡、凌烟写真。花时风雨,长年哀乐,白发为谁新。休唱渭城春。怕忆着、西州故人。
时光疾箭催人老,先后恩荣世间少。
虽然私第保余年,每日心悬侍天表。

忽见寒梅树,开花汉水滨。不知春色早,疑是弄珠人。

溪回石欲动,山断路还通。嵌石藓花白,飐林枫叶红。

野鸡啄寒涧,塞雁下晴空。莫怪杨朱泣,于今路更穷。

雪夜操舟童仆劳,偶然归去便称豪。若为返棹成佳趣,转忆当时不出高。

素丝头绪多,羡君好安排。青鞋不动尘,缓步交去来。

脉脉意欲乱,眷眷首重回。王言正如丝,亦付经纶才。

昨从邙山来,今从邙山去。邙山朽骨万万古,惟有行人朝复暮。

黄金蚀尽白石烂,蝼蚁三泉尚知处。我来欲酹酒一杯,落日荒荒下前渡。

藕根迸水青钱小,竹箨铿林绿襁斑。初夏池塘忘不得,乱书重叠对西山。

金城四面柳为营,此日征西路再经。
忆昔仅能高咫尺,如今端可拂青冥。
清眸渐隔花中雾,绿发俄悬镜里星。
功业未成多少事,攀枝挽叶泪淋零。

少小亲戎马,征衣血溅红。心灰百战后,身老万山中。

诗思满幽壑,灵光彻晓钟。十年禅榻畔,前事悟真空。

逐队出都门,重城车马喧。二年愧子道,一日受皇恩。

天寿始经眼,黄河欲溯源。归来亲巳老,移孝未须言。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