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园十三首 其十

边让今朝忆蔡邕,无心裁曲卧春风。舍南有竹堪书字,老去溪头作钓翁。

李贺

  李贺(约公元790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猜你喜欢
湘西古刹双蹲蹲,群峰朝拱如骏奔。青松步障深五里,
龙宫黯黯神为阍。高殿呀然压苍巘,俯瞰长江疑欲吞。
橘洲泛浮金实动,水郭缭绕朱楼鶱.语馀百响入天籁,
众奇引步轻翩翻。泉清石布博棋子,萝密鸟韵如簧言。
回廊架险高且曲,新径穿林明复昏。浅流忽浊山兽过,
古木半空天火痕。星使双飞出禁垣,元侯饯之游石门。
紫髯翼从红袖舞,竹风松雪香温黁.远持清琐照巫峡,
一戛惊断三声猿。灵山会中身不预,吟想峭绝愁精魂。
恨无黄金千万饼,布地买取为丘园。

春工先与上林芳,迎岁红梅破腊香。才过阁门分曲槛,弄晴繁蕊丽如妆。

水阁上,襟带水光浮。丹桂月来天汉夜,白蘋风起洞庭秋。

尘劳人衮衮,潇洒与谁游。

对敌常观势,临机便得先。安危心不动,杀活手能专。

勿以欺为行,须知劫是权。旁人烂柯看,当局是神仙。

满搦宫腰纤细,年纪方当笄岁。刚被风流沾惹,与合垂杨双髻。初学严妆,如描似削身材,怯雨羞云情意。举措多娇媚。
争奈心性,未会先怜佳婿。长是夜深,不肯便入鸳被。与解罗裳,盈盈背立银釭,却道你但先睡。

昔人蚁壤游,方复诧贵仕。回首辞穷约,投分感知己。

邻鼓惊边隅,得无豢养耻。战酣分为却,血尸三百里。

推枕视窗分,前事皆可纪。向来心营营,乃始得真止。

彼此谁贤愚,所持那足恃。

亚字城西沽酒,桃花坞头放船。春城处处啼鸟,寒食家家禁烟。

榜枻飘来罗带,羃䍦抛却珠钿。么童摄客施粉,姹女当垆数钱。

隙日金鳞拥钓,柔风玉鬣垂鞭。五陵侠客空老,何似阊门少年。

寝树寒声起夜飔,载闻清庙有歌辞。鼎湖已逐群龙化,周驭空传八骏骑。

千古山川神陟地,三年祥禫礼成时。微臣亦抱劬劳恨,万事伤心忍赋诗。

天马大宛来,骁腾道路开。鸾旗属车里,惜尔轶群材。

弓鞋窄窄步移难,独倚妆楼暮雨残。情绪逢春那得好,泪痕终日不曾乾。

试拈彩笔惊肌瘦,小傍银屏怯被寒。恍忽却疑愆素约,箧中时简旧书看。

除书飞下五云端,光焕蓬莱紫气间。照世声名山岳重,绝尘襟度雪霜寒。

玉堂昼永紬书好,紫砚春浓草诏閒。入觐清光天咫尺,又分莲烛下金銮。

风剪银潢雪满天,蹇驴骑过灞桥边。
诗愁万斛应难载,非为驰驱老不便。

村深一径远,幽鸟喜相呼。心与天光静,身兼鹤影孤。

雨苔随地有,木叶过霜无。为问蓬壶客,何年种白榆。

金缕纹桑斲局竖,红云倒浸一池莲。
星环紫极无多点,月印银潢有两统。
行采砧声鸣素練,计筹花片落牙钱。
个人惯受年栖苦,长为归迟罚绮筵。

曲录阑干一径通。秋花垂锦石,态玲珑。夜分香气透帘栊。

湘波展,人在木樨风。

欹枕听凉蛩。半枝银烛影,暗消红。合欢幽梦已成空。

无情月,还过小池东。

直道人间未可孤,朝廷有意用真儒。
故将能鉴烦司马,不使春秋欠董狐。
握节米猪高节不,盗名齐豹得名无。
若商败狄鏖秦事,先轸何尝是匹夫。

禁苑春风起,流莺绕合欢。玉窗通日气,珠箔卷轻寒。

杨叶垂金砌,梨花入井阑。君王好长袖,新作舞衣宽。

一纸平安寄,依依别意深。青山游子路,白发老人心。

岭上梅频寄,樽中酒细斟。此行非得已,不必论升沈。

移家东去寄田庐,始见高情与世流。
爱酒定伙焦革饮,卜灵应近仲长居。
天寒扫雪催煎茗,秋雨临溪命罩鱼。
静裹独全山野乐,人间荣利不嵌渠。

  晋平公使叔誉于周,见太子晋而与之言。五称而三穷,逡巡而退,其言不遂。归告公曰:“太子晋行年十五,而臣弗能与言。君请归声就、复与田,若不反,及有天下,将以为诛。”平公将归之,师旷不可,曰:“请使瞑臣往,与之言,若能幪予,反而复之。”

  师旷见太子,称曰:“吾闻王子之语,高于泰山,夜寝不寐,昼居不安,不远长道,而求一言。”

  王子应之曰:“吾闻太师将来,甚喜而又惧。吾年甚少,见子而慑,尽忘吾度。”

  师旷曰:“吾闻王子,古之君子,甚成不骄,自晋如周,行不知劳。”

  王子应之曰:“古之君子,其行至慎,委积施关,道路无限,百姓悦之,相将而远,远人来欢,视道如咫。”

  师旷告善。又称曰:“宣辨名命,异姓恶方。王侯君公,何以为尊,何以为上?”

  王子应之曰:“人生而重丈夫,谓之胄子;胄子成人,能治上官,谓之士;士率众时作,谓之伯;伯能移善于众,与百姓同,谓之公;公能树名生物,与天道俱,谓之侯;侯能成群,谓之君;君有广德,分任诸侯而敦信,曰予一人;善至于四海,曰天子;达于四荒,曰天王。四荒至,莫有怨訾,乃登为帝。”

  师旷罄然。又称曰:“温恭敦敏,方德不改,开物于初,下学以起,尚登帝臣,乃参天子,自古而谁?”

  王子应之曰:“穆穆虞舜,明明赫赫,立义治律,万物皆作,分均天财,万物熙熙,非舜而谁能?”

  师旷告善,又称曰:“古之君子,其行可则,由舜而下,其孰有广德?”

  王子应之曰:“如舜者天,舜居其所,以利天下,奉翼远人,皆得己仁,此之谓天;如禹者圣,劳而不居,以利天下,好与不好取,必度其正,是谓之圣;如文王者,其大道仁,其小道惠,三分天下而有其二,敬人无方,服事于商,既有其众,而返失其身,此之谓仁;如武王者义,杀一人而以利天下,异姓同姓,各得其所,是之谓义。”

  师旷束躅其足,曰:“善哉,善哉!”

  王子曰:“太师何举足骤?”

  师旷曰:“天寒足跔,是以数也。”

  王子曰:“请入坐。”遂敷席注瑟。师旷歌《无射》,曰:“国诚宁矣,远人来观,修义经矣,好乐无荒。”乃注瑟于王子,王子歌《峤》曰:“何自南极,至于北极?绝境越国,弗愁道远?”

  师旷蹶然起,曰:“瞑臣请归。”

  王子赐之乘车四马,曰:“太师亦善御之?”

  师旷对曰:“御,吾未之学也。”

  王子曰:“汝不为夫《诗》?《诗》云:‘马之刚矣,辔之柔矣。马亦不刚,辔亦不柔。志气麃麃,取予不疑。’以是御之。”

  师旷对曰:“瞑臣无见,为人辩也,唯耳之恃,而耳又寡闻而易穷。王子,汝将为天下宗乎?”

  王子曰:“太师何汝戏我乎?自太昊以下,至于尧、舜、禹,未有一姓而再有天下者。吾闻汝知人年之长短,告吾。”

  师旷对曰:“汝声清汗,汝色赤白,火色不寿。”

  王子曰:“然。吾后三年,将上宾于帝所,汝慎无言,殃将及汝。”

  师旷归,未及三年,告死者至。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