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望(1212—1280)字仲山,号秋堂,江山人。南宋嘉熙四年(1240)为太学上舍,供职中书省。淳祐六年(1246)上自编《丙丁龟鉴》,列举自战国秦昭王五十二年即丙午年(前255)至五代后晋天福十二年即丁未年(947)间,凡属丙午、丁未年份,约有半数发生战乱,意在说明“今来古往,治日少而乱日多”,切望当局居安思危。南宋亡国后,拒绝元朝征召,吟诗填词寄托亡国哀思。世称“柴氏四隐”。著作有《道州苔衣集》、《咏史诗》20首及词集《凉州鼓吹》。墓在今江山市长台镇高斋山下,列为江山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公之所设施,道德之馀事。有性给其才,无物蔽其意。
大车积以载,牛刀迎者解。以要操其纲,以妙观其会。
善誉不尽知,善毁没可讥。校之古人辈,彼若有所为。
公之所然者,以智不以凿。其力日以裕,其济日以博。
至于我曹者,使相望相闻。犹能领官属,携诗叩吾门。
先看陶家柳,次看陶家菊。茶中许投花,坐上呼燃烛。
顾我为乐叟,勉我以不倦。我是孟东野,终附郑公传。
立苍茫,有幽花瘦蝶,相傍弄清光。云绉舒罗,江纹展练,图画重认潇湘。
便正好登高望远,奈霁色、遥隔楚天苍。屐懒筇慵,总都孤负,菊盏萸囊。
佳日悔抛春永,便黄昏未到,易近斜阳。水叶摇红,岸花堕白,怕又风雨凄凉。
望三两、青空雁影,是蕉笺、蘸墨写离肠。为问蛩阶伫月,知否宵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