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望(1212—1280)字仲山,号秋堂,江山人。南宋嘉熙四年(1240)为太学上舍,供职中书省。淳祐六年(1246)上自编《丙丁龟鉴》,列举自战国秦昭王五十二年即丙午年(前255)至五代后晋天福十二年即丁未年(947)间,凡属丙午、丁未年份,约有半数发生战乱,意在说明“今来古往,治日少而乱日多”,切望当局居安思危。南宋亡国后,拒绝元朝征召,吟诗填词寄托亡国哀思。世称“柴氏四隐”。著作有《道州苔衣集》、《咏史诗》20首及词集《凉州鼓吹》。墓在今江山市长台镇高斋山下,列为江山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功名世所济,时节不可迟。夙昔闻斯语,至今良独疑。
筋力与时背,进取将愿违。譬如宝燕石,无用于重赀。
不恨岁月晚,畏为豪俊嗤。见君复感叹,吾道其如台。
古之英贤人,隐显亦不齐。出处各努力,悠悠慰我思。
屈子颂匪今,轼也志空寓。千载伊谁子,后皇锡嘉树。
曾剡剌崇檐,青黄揉广阼。永与兹亭留,不迁乃其素。
商飙送喜满华轩,乔岳钟灵积庆门。天上台星对南极,人间佳节是中元。
一时闽越台前辈,千载机云见远孙。香火祝公如卫武,他年勋业照乾坤。
一枕槐根午梦长,不知梦里别春光。禽工唱和偏能熟,蜂苦经营也自忙。
浅淡汉宫妆,扇底春风玉有香。特地向人歌一曲,非常,纵使无情也断肠。
宝髻绣霓裳,云雨巫山窈窕娘。好著千金携得去,何妨,丝竹东山醉玉觞。
丹水桥边落日明,头颅山畔晚烟生。十年碧血无遗磷,几簇黄沙有废城。
阴密复冤酬上党,亲安坑卒祖长平。纷纷竖子真儿戏,齿冷西来阮步兵。